2025年05月26   星期一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各类银行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

2017-02-12 11:07:12    作者:赵现兵
核心摘要:随着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扩张,各类银行开始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其中,全国性银行继续加大净值型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已成为其主流产品

□   本报记者   赵现兵

 

转型,是2016年银行理财的关键词。记者近日获悉,过去一年,各类型银行差异化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的趋势也日渐清晰,这为银行理财市场今后的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业务规模增速有所放缓

普益标准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1231日,共有459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23758款人民币预期收益型产品,市场占比达98.48%。与2015年同期比较,发行银行数量增加104家,产品发行量增加32971款,继续创下新高,增幅达36.32%

从全年数据来看,前3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整体表现平稳,第四季度产品数量发行量相对较低。从全年收益率分析,银行理财整体收益率出现明显下滑趋势。与产品发行量表现有所差异的是各类型银行规模占比,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占据整个市场80%左右的份额,仍然是市场的主力。但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在产品数量上的扩容,也展现了这两类发行主体的活力。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区域性银行在产品创新上略逊于全国性银行,但对产品设计、投向挖掘方面有足够的探索意愿,未来可能成为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差异化发展创造“吸睛点”

随着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扩张,各类型银行开始寻求差异化发展。其中,全国性大行继续加大净值型产品推广力度,同时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已成为这类银行的主流产品,并逐步取代封闭式理财产品。

相较于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转型主方向仍然是开放式产品,但不少银行已加大对于净值型产品研发的资源投入。据普益标准统计,在开放式产品的创新上,区域性银行也作出了极大努力,零售端与同业端均有T+0计息的理财产品推出,如晋城银行的“睿添利T+0现金管理型产品”在零售端不仅达成了T+0到账,也实现了T+0起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流动性。

除银行理财整体逐步向开放式、净值化转型外,各家银行也积极地从其他方面优化产品,创造“吸睛点”。全国性银行已经开始逐步加快多元化资管服务的步伐。

压力与动力并存

2017年对于理财业务转型将是重要的一年,各家银行压力与动力并存。”普益标准研究员丘剑军表示,一方面,受打破刚兑的要求,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另一方面,净值型产品相对复杂的设计使得投资者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2017年预期收益型产品仍然会是市场主流。

在业内人士看来,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2017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很难出现明显改善,优质资产与金融机构之间仍然维持着僧多粥少的局面,资产荒将延续。相对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较为单一的投向选择在资产荒时期承受更大的压力。资产收益下行,倒逼产品收益率下滑,从而失去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专家认为,面对这样的不利局面,商业银行为保证存续规模及客户数量,只能选择更纯粹地依赖债券市场——提升杠杆水平或加大期限错配,以此来维系刚性兑付下的产品收益率水平,但其潜在流动性风险也迅速提升。

不过,债市的流动性风险积聚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2016年下半年,银监会出台的多份文件均透露出监管层希望降杠杆的态度,如禁发分级理财产品等。同时,央行在12月前也大幅降低对市场流动性的供给力度,提升了短期融资的成本,显示了监管层降杠杆的决心。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