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   星期一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警惕新三板IPO概念股炒作风险

2017-01-21 16:36:50    作者:汪尚华
核心摘要:一家原本业绩平平的新三板企业,发布上市进展公告后,股价就一飞冲天,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近日,浙江三星新材成为今年首家IPO过会的新三板企业,新三板企业“转板”热情大幅升温,投资者抢购新三板市场IPO概念股,相关个股估值出现明显泡沫、市场风险不断累积。

□   汪尚华

 

一家原本业绩平平的新三板企业,发布上市进展公告后,股价就一飞冲天,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近日,浙江三星新材成为今年首家IPO过会的新三板企业,新三板企业“转板”热情大幅升温,投资者抢购新三板市场IPO概念股,相关个股估值出现明显泡沫、市场风险不断累积。

资本市场的不同层次对应着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公司,对挂牌企业而言,如果新三板难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则可选择去沪深交易所市场上市,这在情理之中。但从当前市场的实际来看,则多少有些变了味儿。有些资质较差的企业接受IPO辅导,主要是为了更便利地获得融资,IPO辅导期超过正常合理期间的比比皆是,因而套牢了一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有的企业以IPO为噱头博取眼球,私底下与一些机构合谋“管理市值”,股价在短期内大幅拉升后只剩“一地鸡毛”;有的企业借助监管层扶贫政策,赶在IPO排队之前迁至贫困地区,试图缩短IPO审核时间,并以此作为跟投资方讨价还价的筹码。

这些乱象表明,“押宝”新三板企业IPO并非看起来那么美,相关概念股的炒作风险尤需值得警惕。值得关注的是,不少新三板企业还将IPO首发申报与迁至贫困地区绑定在一起,以“转板+扶贫”双重概念来“忽悠”大众。诚然,挂牌企业迁至贫困地区能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优先审核政策,但企业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并没有降低,能否成功上市跟企业是否位于贫困地区无关,投资者需擦亮眼睛、以防被蒙蔽和误导。

总体来看,对新三板IPO概念股的炒作,投资者应坚持基本面分析,对市场上那些毫无业绩支撑的“炒概念”游戏,要保持一份清醒,谨慎参与;挂牌企业应合规披露信息,通过做强做大主业来获得投资者青睐,而不是追逐市场热点;监管层则应加大制度建设,堵住制度漏洞,从严处罚那些“打擦边球”的企业行为。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