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   星期日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万水千山留足迹 誓让青春放光辉

2016-11-25 18:48:44    作者:本报记者 喻海清
核心摘要:据记者了解,万方林1985年1月生,湖北宜昌人。2008年6月毕业于三峡大学输电线路工程专业,就职于国网湖南电力益阳市桃江县电力分公司。自参加工作以来,从基础班组干起,先后从事过生产运行、电网建设等多个岗位的工作。

据记者了解,万方林19851月生,湖北宜昌人。20086月毕业于三峡大学输电线路工程专业,就职于国网湖南电力益阳市桃江县电力分公司。自参加工作以来,从基础班组干起,先后从事过生产运行、电网建设等多个岗位的工作。


万方林与藏族小朋友合照

阅读万方林这一看似简单的“简历”,犹如观赏桃花江畔那迷人景色中挂满“丹心”的橘树,黄橙的璀璨,让人对他31岁的青春年华,无不萌生出一种深深的追寻意志。他,就像大地上生长的植物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成长品性,其萌芽、拱土、拔节、抽穗、开花、授粉、座胎、结果,都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靠着勤奋、热情与智慧,终于走向季节的远方。

他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他的日记本上写着:万水千山留足迹,誓让青春放光辉。


2015年8月万方林与工友在江达县娘西乡工地简餐


书山修炼踏征程 摸爬滚打守基层

2008年毕业于三峡大学输电线路工程专业,他以优异成绩进入国网湖南电力益阳供电桃江分公司工作。作为“科班生”,他没有“矜持”在“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一等奖”的喜悦里,坚持从基层班组干起,虚心向师傅学习,不懂就向同事请教。他利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巡视维护、设备改造等实际工作,边干办学,刻苦钻研,以强烈的求知欲一头扎进各种资料、规程、图纸之中。在较短的时间内,他就熟练地掌握了变电运行的各项业务技能,挑起了公司部分技术的重担。在工作之初的线路班任技术专责期间,因他的努力,未曾发生过一起人为的责任事故,也无一起由于运行维护不当引起的设备故障,让变电线路的安全平稳运行。

2010年,万方林被公司领导安排到了电网改造办公室任专责,具体负责农网改造的工程设计、物资管理、档案管理、ERP等专业性的工作。在此期间,万方林先后从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电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管理等工作,担任过班员、专责、副班长、副主任、主任等职务。面对全新的工作,他不仅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益阳市电力公司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和技术讲座,自学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的全部课程以及《计算机网络》本科全部课程,撰写了15000余字的读书笔记。

在公司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他担纲组织实施了“桃江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的建设,在全省率先把高精度定位测量引入农网工程规划设计,大幅提高了电力测量精度、速度与效率,并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建立起一个永久固定坐标系统,确保桃江县任何地方测量坐标的统一性,让桃江农网设计质量、精度与深度得以全面提升,特别利用该系统设计的桃江嘉吉台区配网改造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评为国网“农网百佳工程”。

2013年上半年,为完成30多公里线路设计,体态瘦小的万方林,扛着笨重测量设备,带领同事在线路上来回奔走,在敲定每一个转角杆的位置之前,总要与同事们仔细地反复研讨路径实施方案,以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路径最优、经济合理。他就这样做到了在工程开工前,把近500根杆位逐一交桩妥当,并凭借高质量的设计方案,使项目在短短2个月时间得以顺利建成。截止10月底,万方林共组织参与了570多个农村电网工程的设计,累计完成设计规模超2亿元,为桃江电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4年10月万方林与昌都供电公司领导交流工程情况


咬定青山不放松 大胆创新成果丰

万方林除了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外,还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注重在变电运行工作中推行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以提高工作效率。首先,他制定和完善线路现场管理制度,比如图纸资料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巡视卡录音笔使用规范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大大提高了班组管理水平。

其次,他大力推行微机化管理,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结合运行工作实际,编写了缺陷管理、值班查询、电能量计算等软件,方便了车间、班组的基础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还积极开展QC活动,《提高110千伏母线电压质量》一文获得该局优秀成果奖。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积极推动全局变电运行技术水平的提升,组织编写变电站典型倒闸操作、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变电运行管理制度汇编等,为桃江变电运行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基础。

在实施标准化作业中,万方林在公司总工程师的支持下,创造性推行了变电运行巡视卡与录音笔制度,在变电运行工作中显出了成效。马迹塘变电站就曾利用巡视卡发现了变电站重要设备接地螺丝发红的事故隐患,继而避免了大事故的发生。目前,作为电力安全运行的一种有效技术措施,巡视卡、录音笔已推广到了益阳市的各供电系统。

在日常工作中,作为运维检修部任主任的万方林,总能结合运用工作实际,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来。比如,电力设备巡视的“望、闻、问、切”方法。望:要求做到眼快。在巡视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认真进行设备外观检查,通过设备位置、油色、油位等观察到的信息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闻:要求做到鼻灵。针对设备气味来判断设备情况,主要针对设备发热及故障后对故障点的查找上。问:要求做到嘴勤。要求运行人员有好问的精神,不懂就问,而且要多问。切:要求做到手长。巡视过程发现的问题不能一概报缺陷,对于自己能处理的应尽量动手处理。万方林还经常到各变电站进行巡视,他曾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发现变电站线路接头发红的故障、设备缺陷和隐患多达60余次,为及时消除设备事故、减少损失、保证安全运行,确保了益阳电网输送的安全。

在桃江220千伏灰山港变电站的老式母线差动保护系统改造中,因要求当天必须完成并送电,加上涉及面又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配合这次改造,尽快完成预案,万方林主动参与。他白天奔波于现场,晚上回家整理资料,编写了灰山港变电站220千伏设备全停运行方案及操作注意事项,并和调度所、生技部协调,共同制定了停电倒闸预定方案,为改造和按期投产送电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53月,万方林与人合编的《农配网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创建》,获“湖南省电力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凭借这在农网建设专业积累的经验,他还应邀参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农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通用设计》的编制与《湖南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建,成果已然在湖南农网改造领域推广运用。


万方林奔波在电力抢险救灾现场一线


为有牺牲多壮志 大爱无疆建奇功

2014529日,对于不满30岁的万方林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他迎来生命中最为难舍的时刻,女儿呱呱坠地,粉红的小脸蛋让这位初为人父的男子汉欣喜异常。

530日,万方林还毅然做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决定——“舍家援藏”。而此时,他与自己一直聚少离多的妻子与刚刚出生的女儿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牵挂。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家人会同意吗?援藏了,家里妻儿谁照顾?万方林心情难以平静。面对亲情与工作的现实冲突,思虑许久,在家人和妻子的理解与支持下,万方林毅然做出了赴藏决定:代表国网湖南电力去西藏昌都开展为期1年半的帮扶工作。

走进西藏,高海拔、低气压、强辐射。这些关于西藏描述的词语,在万方林心头一遍遍地翻腾。到达拉萨的当晚,万方林遭遇了持续多天的严重“高原反应”,让他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心力交瘁,精神恍惚。尤其到达昌都的所辖县后,一种进入原始洪荒的感觉扑面而来,满目苍凉,几无生气。然而,那紧贴地表的“麻黄草”,为着生存却把根深深地扎进粗砂砾石里。这一貌不惊人的植物,枝叶非常窄小、枯黄。但它头颅高仰,怒视荒原,看不出有丝毫的妥协与乞求。这情景让万方林“又惊又喜”——惊于恶劣环境对人的“摧残”,喜在有“麻黄草”倔强生命的呈现,成了万方林战胜困难的“精神偶像”。

一到驻地稍作调整后,万方林就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他一方面了解情况与审核电网规划,一方面则深入实地现场勘察地形,撰写或修改电网规划方案,并着手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他从物资入手,对工程招标、中标信息及设计规划进行清理,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同时,他对工程建设中的设计变更信息,还及时与有关部门、厂家进行沟通,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工程建设、物资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使项目管理日趋规范。万方林主要负责江达、贡觉、左贡、芒康等几个县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及变电站建设的管理工作。

仅左贡县,他就清理物资变更手续多达30多份。因管理部门、项目组及厂家沟通联系不及时,导致工程物资无法及时到达,实际需求量与工程建设需求量存在很大出入。”在工作中,细心的万方林发现,以往在建工程之所以不能按时竣工投产,管理部门、项目组及厂家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大问题。于是,他建设性提出并制定了“物资协调周例会”制度。项目部、物资部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定期对工程物资到位情况、实际需求数量、物资变更型号及需求时间进行通报,从而有效保证了物资供应对工程建设进度的支撑。

援藏1年半时光里,万方林和同事们不仅完成了前几批援藏人员未竟的八宿、内乌齐、江达3县农网改造升级的竣工、验收和结算,还对2014年新开工的左贡、芒康、贡觉3县农网升级改造进行筹划,使工程进度按里程计划有序推进。有人为他做了一下统计,万方林先后下工地达26次,在工地时间超过150天,行程超过4万公里,足迹遍及昌都各个乡村。由于他的身体力行,其所在的业主项目部与监理、施工项目部,2015年同时获得了国网西藏公司的“安全管理流动红旗”,昌都业主项目部被评为“优秀业主项目部”。


2015年10月,万方林在左贡县工地开展项目验收


沧海横流见英雄 惊涛骇浪风雨中

今年5月,他援藏归来,本想可以“轻松”一下,但却又在74日,他碰上桃江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全县电网遭到全面冲击,电力设施损毁严重。灾情就是命令,在公司领导的统一调度下,万方林立即投身到了抗洪抢修的工作当中。

75日中午14时,经5个小时的泥泞跋涉,万方林乘坐的抢修车辆被泥石流横亘在狭窄山道上,只见一台铲车和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当得知恢复通车还需3小时,尤其前方还有多处道路被中断。他通过充分权衡,便派出由该运维部其它2位同志组成临时突击队,迅速徒步进入受灾地查明情况。


2015年5月万方林 在左贡县工地检查

历经3个多小时,万方林带领的一班人经11公里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受灾村中心区域。经现场查明,是山洪导致公司所辖10千伏的114线路分支3110千伏和30.4千伏杆塔不同程度受损,其中15基发生倒杆断线事故,其余19基杆体倾斜,涉及4个变台138户居民用户。受损10千伏线路长度2.68千米,0.4千伏线路受损0.12千米。

因通讯中断无法联系,前方情况一直不明。在万方林冒雨挺进查看灾情的同时,留守在受灾村的抢修人员也正在焦急等待。17时,一条便道被临时抢通,但因其是在河道中临时铺垫而成,通行条件极差。为能及时接应前方人员,电力抢修车辆第一个冒险通过。此时,山区的细雨逐渐变大,剩余的11公里山路也更加难走。车辆在艰难行进了3公里后,又被一座彻底冲毁的桥梁挡住去路。为了不被困在山里,接应人员决定冒雨徒步前行接应前方勘查人员,确保能赶在新一轮洪水冲毁便道前抵达安全地带。1950分,两队人马终于在大雨中会合,此时运维部的同志们早已被雨水淋透,又冷又饿坐在车里瑟瑟发抖。万幸的是车辆已顺利通过另一处临时道路,事后才得知,要不是撤离得快,当晚抢修人员很可能被困在两处损毁道路之间。

76日凌晨130分,在与外界失联13个小时后,万方林带领的抢修人员在夜间的大雾和泥泞中终于平安到达桃江县城。而此时的桃江公司办公楼内仍旧灯火通明,以该公司经理为首的后方应急指挥人员看到抢险人员安全返回,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安稳下来。随后,沟通汇报具体情况、向市公司专门报告。该市县两级公司应急抢险和指挥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直到8日凌晨3时,抢险初步方案确定后,所有人员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休息下来。尔后,又在万方林周密组织下,用了不到15天时间,让歪斜的4000多根电杆得以恢复,还维修了遭雷击100多台变压器。


左贡项目工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万方林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好评如潮。

工作8年中,万方林先后获评了“桃江电力局先进工作者”、“益阳电业局优秀共青团员”、“益阳电网建设先进个人”、“桃江县优秀共青团员”、“益阳电业局优秀共青团干部”、“桃江电力局创新之星”、“湖南省电力公司农网建设先进个人”、“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优秀帮扶工作者”和“国家电网公司对藏人才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依着万方林的逻辑,作为一个虔诚的践行者,他对供电事业的敬重,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共青团员进步的基本态度——即要始终听从党的召唤,并清醒地知道,党要求自己怎么做就该怎么做。特别是近年来,他专注于电业管理,用智慧电力的语言点亮了桃江的山水,传递着资水情韵。他有摸索的苦涩,也有思考的快乐。经年累月,他脚下已然生成了一片炫亮的“烟雨”江南,在细微中显气象,于宏阔处见神韵。

青翠杨柳软无声,沧海横流见英雄。岂论功业千秋史,惊涛骇浪风雨中。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楠竹绿高洁,青春火样红。因为,万方林的桃江水乡是那样灯光璀璨、无限生机;柔和唯美,熠熠光辉。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