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县第九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霍岳人家工艺雕塑有限公司的根雕,成为一处抢眼的风景。精致的茶几、栩栩如生的牡丹仙子、别致的把玩件,这些以柏树根、榆木疙瘩为原料而创作的根雕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据了解,霍岳人家工艺雕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金180万元;现有员工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人,一般技术工人16人。该公司坐落于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文鼎盛的古县旧县镇,占地3710平方米,主要生产根雕、木雕、仿古家具、各类工艺品摆件等,现已发展为晋南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根雕艺术品生产企业。她的出现,填补了临汾市东部根雕装饰生产加工企业的空白。
漫步在该公司根雕展厅内,就好像置身于一片艺术的海洋,能感受到古朴的宁静,能呼吸到淡淡的木香,有种回归自然之感;同时,会时不时的被匠心独具的构思和设计所震撼,流连忘返。很难想象,一块块、一根根看似笨拙的腐朽的树根、树干是怎么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的?
霍岳人家工艺雕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设计师王永红
霍岳人家工艺雕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刘怀青
因“根”结缘
霍岳人家工艺雕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设计师王永红,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祖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受从事泥塑工作二哥的影响,王永红从小就喜欢民间工艺。每到空闲时,他总是帮着哥哥干些提泥巴、拉线的下手活。
为了早日挣钱养家糊口,王永红小学没毕业就到临汾市武术学校学武术。但天不遂人愿,学了5年的武术,还是找不到工作。他不得不求助于安泽县城的亲戚,在亲戚的帮助下在一家家具店打工。
在家具店打工的两年时间里,王永红的大量时间都花在鼓捣绘画上了,引起亲戚的强烈不满。在亲戚的多次投诉后,二哥把他领到了晋城学泥塑。由于他天资聪慧,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熟练的掌握了泥塑技法。回到古县后,他便与二哥一道开始为周边的寺庙、道观塑释迦摩尼、太上老君、关公等。
2000年的一个冬夜,突然出现在电视画面中的一件精美绝伦的根雕深深抓住了王永红的心。他想,自己的家就在山脚下,山上成片的森林里有着大量的腐朽树根,我为何不自己做根雕呢?等不到天亮,也顾不上凛冽的寒风,他就背着锄头,上山挖树根。王永红深知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无法成功刻画历史传奇人物的;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只有研究透才能刻画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所以,他只要听说哪里有和雕刻有关的书籍,总要想方设法找来看,或者直接花钱买回来。有人把他家中的藏书称了一下,足有半吨多重。
王永红的根雕作品一经面世,便如潮好评。但是,当时在这山区小县,根雕少有人问津,根雕生意冷冷清清。随着儿子的出世,捉襟见肘的生活容不得他再一心扑在根雕上。他被迫辗转到旧县镇开了一家农资经销店,卖起了种子化肥。
白天,王永红和妻子在店里卖种子化肥,夜深人静之时,他悄悄的钻到后面的工棚里,继续着根雕梦。5年的武校生活锻炼了他坚毅的性格,也使他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夜已经很深了,邻居们总是见王永红的房间里亮着灯。没有多少文化的他,捧着厚厚的书本,看着似懂非懂的文字,欣赏着抽象的图画。他开始系统地学习选材、创意、工艺加工,学习中国传统工艺,学习西方的人文艺术,不仅开阔了眼界,还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工艺功底。
儿子如愿考上大学,生活的负担一下减轻了不少,王永红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今后的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关掉农资店,一门心思投入到根雕事业上来。
恰好,同样爱好根雕的刘怀青经朋友介绍找到了王永红,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共同创业。两人找到旧县镇党委书记崔艳。看到创业热情高涨的两人,崔艳当即拍板决定支持二人创业。崔艳带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主动为他们寻找厂址,办理各种手续,协调用水、用电。县委、政府有关领导听闻二人创业的故事后,也给予了大力支持。2015年,霍岳人家工艺雕塑有限公司热热闹闹成立了。
一本万利
牧童遥指杏花村
化腐朽为神奇
为找到合适的根雕原料,王永红和刘怀青经常开着农用车钻山林、串窝铺。并且还背上干粮和水,多次到上百公里外的森林里寻找,有时在森林中摔伤了身体,也全然不顾。他们寻找的树根以核桃木、榆木、柏木、桦木等坚硬木材为主。平时在山上、路上碰到形状奇特的树根都要捡回来,他们家的房前屋后到处堆放着腐朽的树根、树干。看着他们起早摸黑的收拾树疙瘩,村里人很不理解,说啥话的都有。“要这些烂树根干啥?”“每天不务正业,就知道摆弄点烂木头。”村子里人的话越说越难听,最后他们的家人都坐不住了,也出来阻拦。
他们在困难和阻力面前没有却步。特别是王永红,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自己找人打造的简陋的工具,又开始了自己的根雕创作。一根根很不起眼的树根,经过整形、雕刻、抛光、打蜡,变成了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他们的艺术作品让村里人吃惊,但要说那些腐朽的树疙瘩能卖几万元,村里人无论如何也不相信。
根雕做好后,能买多少钱,王永红和刘怀青心里也没底。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开着农用三轮车拉着根雕到尧都、安泽、浮山等地去卖,有时还跑到长治。有时候车刚到,许多的人就围了上来,挑选、讨价还价。再后来,想要根雕的人纷纷跑到厂子来定做。他们自己不仅赚了钱,那些给他们拉树根、帮忙的人也跟着挣了不少钱。有些人也在他们的帮助下,自己也做起了根雕。在村民羡慕的目光里,王永红和刘怀青更加坚定了根雕这条路。
佛前有福
势如破竹
韩湘子与铁拐李
笔架
怀揣一个大梦想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霍岳人家的根雕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他们巧夺天工的根艺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且走上了太原、临汾等地的根雕市场,甚至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
面对未来,王永红和刘怀青信心满满。他们俩表示,公司将借旧县镇打造物流园区的东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定做、进料、加工、展销根雕一条龙产业链;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从单一的根雕生产扩大到仿古家具、香料生产多种经营。目前,公司正筹划着新上仿古家具生产线、高档香料生产线。届时,公司的规模大了,就要招收周围的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进厂务工,就能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如今,根雕已成为王永红和刘怀青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享受着其中的乐趣。但他们没有满足已有的成功,而是正在追逐着一个更大的梦想:凭借“天下第一牡丹”品牌,以国家4A级牡丹旅游景区为依托,建设以木雕、根雕、奇石等文化工艺精品的加工、展销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园区,进而推动古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寿星
三羊开泰
王永红简介:
王永红(王玉强),男,生于1974年6月6日。1982年9月一1985年7月孔家垣小学上小学,1985年9月一1989年7月临汾武术学校就读,1989年7月步入社会。打过工做过小生意,1994年对根雕产生浓厚兴趣,2008年在安泽注册荀乡根雕工艺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在古县注册古县霍岳人家雕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