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央企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近日国资委举办的媒体通气会上如是表示。数据显示,中央企业1至6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8万亿元,同比下降1.8%;实现利润总额6234.7亿元,同比下降3%,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2.4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万亿元,同比增长2.2%;上缴税费1.1万亿元,同比增长3.2%。
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下,中央高层陆续发声支持国企改革。7月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会议释放两大信号,一是中央对国企改革非常重视,第二就是动员其他部门要加快改革进程。
2014年7月15日,国资委发布首批“四项改革”试点,两年以来,国企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启动国企国资改革试点147项,已有50项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事实上,国企改革各项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全部中央企业都成立了改革领导机构,领导挂帅、部门协调、上下贯通、齐抓共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央企户数年内整合到100家之内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全面提速。根据各地国资委普遍开展了企业功能界定工作,目前已有17个省、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明确了监管企业的分类标准,许多已落实到企业。广东、重庆、上海等地在改革、考核、分配、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管理的有益探索。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成效显著,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80%,中央企业改制面超过90%,股权多元化比例达67.7%。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建设规范董事会中央企业数量达87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集团层面重组步伐不断加快,5组10家中央企业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下半年“十招”促改革
国资委提出“十大举措”推动国企改革发展。首先,坚决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国资委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一手抓重点盈利企业稳盈增盈,一手抓重点困难企业改革脱困,一企一策,挂牌督导,统筹推进。
其次,国资委已就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和开展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快推进,确保按时间要求完成年度和总体工作任务。再次,国资委将继续推动中央企业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鼓励中央企业主动承担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努力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占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再次,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国资委将积极开展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抓紧做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的设立工作,优化调整国有资本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此外,国资委将通过多措并举增效益;加快中央企业瘦身健体;带头做好处置“僵尸企业”和开展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严密防范各类经营风险;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等十项举措来推进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