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呼吁央行降准的声音多了起来。支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有三个:其一,英国公投脱欧之后,全球主要央行都有可能加大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这为中国央行放松货币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其二,近期国内市场流动性比较紧张,短期资金利率涨幅较大,需要央行释放更多流动性;其三,5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动能偏弱,有必要通过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刺激。
英国脱欧之后,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和英国的经济将遭遇重大损失,对其自身经济增长有诸多不利,进而可能使全球经济减速。因此,在英国脱欧几成定局之后,英镑、欧元都大幅贬值,美元、日元成为避险货币而出现大幅升值,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主要货币则对美元贬值。美元指数连续两天上涨至96上方,6月28日有所回调。这使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很多人预期,今年美联储可能零加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则可能为了刺激经济而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日本央行一直在讨论货币政策是否进一步宽松,日元在英国公投前后的升值,可能使他们坚定决心。
英国脱欧公投的当天,离岸和在岸人民币都对美元较大幅度贬值。其后两个交易日,由于欧元、英镑等多数货币都对美元大跌,而人民币汇率要参考一篮子货币,所以对美元中间价分别贬值599个基点和153个基点。虽然就一篮子货币来说,人民币汇率仍然维持稳定,但对美元的较大幅度贬值可能改变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这时候再降准,可能会加剧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如果未来欧元和英镑以及其他多种货币继续对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仍然跟随一篮子货币也对美元贬值吗?那就可能脱离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了,中国的经济状况比欧洲和英国好,不需要跟随欧元和英镑跌那么多。面临英国脱欧这样的大变化,我们不能仓促采取措施,货币政策应该静观其变。央行在就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发表的声明中说,已做好应对预案,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央行、货币当局以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的政策沟通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