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   星期一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刻不容缓

2016-07-11 09:45:33    作者:薛新荣
核心摘要:2014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现,对债券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债券市场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对信用进行定价的金融市场。如果投资者对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失去信任,如果市场机制缺乏公信力和约束力,债券市场是无法有效运转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充分暴露了投资者保护机制不足。

2014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现,对债券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债券市场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对信用进行定价的金融市场。如果投资者对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失去信任,如果市场机制缺乏公信力和约束力,债券市场是无法有效运转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充分暴露了投资者保护机制不足。

因此,讨论债券市场的违约,不能将注意力只放在个别信用违约事件的应对上,必须针对违约事件中暴露出的投资者保护机制问题及时改革,才能促使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未来应当全方位地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

完善、充分而及时的信息披露是金融市场高效安全运转的基石。但是,信用违约事件充分暴露了中国债券信息披露不健全,也成为投资者对相关责任主体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对现有企业债、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三类信用债券的信息披露而言,对于发行文件、定期信息披露以及重大事项信息披露都有各自规范。尽管信息披露的制度形式完备,但缺乏具体要求,规则解读上存在较多模糊地带,同时缺乏对违规、作假行为的惩罚措施,留下了信息披露的监管套利空间。结果,发行人与相关机构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执行多不到位,尤其在时效性、披露质量上瑕疵颇多。

在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信用债券市场的今天,针对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诸种弊端,应做出必要的及时改革,核心内容包括:第一,应该明确信息披露时效性的要求,并提高信息披露的频率,参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至少披露季度财务报告。

第二,对于资产重组、资产查封、资产抵质押、股权变动等重大事项的披露事宜,应明确披露的量化标准,符合重大事项标准的必须在执行前进行披露,涉及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的必须经过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同意方可进行。

第三,债券停牌规则需要修订完善,并及时根据规则停牌和进行信息披露。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