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第三批18个费改地区完成切换,全国持续一年的商车险费改终于进入尾声。第三批费改方案根据地区各有特色,一些地区最低折扣可以低至3.9折。
去年6月开始的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已满一年。
而随着第二批、第三批试点的有序推进,实现建立以行业示范条款为主、保险公司创新型条款为辅的商车险费改的总体设计目标正渐行渐近。
试点地区稍有差异
北京新版商车险费改条款在保留原来的无赔款优待及上年赔款记录系数(以下简称NCD系数)的基础上,引入了交通违法浮动系数。
江苏省近日公布的商业车险细则也首次将交通违章记录和保费系数挂钩。对于无交通违法记录的可下浮10%;对于有交通违法记录的,根据违法类型不同,最高允许上浮至50%,为所有地区中交通违法因子上下差别最大的。
而在上海费改方案中,上年没有交通违法的,商业险费率下浮10%;上年有交通违法的,商业险费率上浮5%-10%。
费率厘定变革
据悉,北京地区将统一使用行业最新版示范条款,在纯保费计算规则、附加费用率、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等方面与全国保持一致,而对NCD系数的取值范围在全国的基础上有所延伸。
江苏版费改新规对保费系数进行了调整:例如,无赔款优惠系数从原来的浮动范围0.7-1.3调整为0.6-2.0,这意味着连续3年未出险理赔的客户,将按照6折承保,而上年出险理赔5次及以上的客户,保费将翻番。
保监会财产险监管部主任刘峰认为,目前推动的是第一阶段的改革试点,现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新旧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的平稳转轨和新旧示范条款的切换。
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认为,目前试点阶段财险公司基本尚未开展自主定价,未来财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自主权如附加费用率、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等方面将逐步落实并扩大,最终形成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车险费率形成机制。
车险价格与风险更匹配
此次商车险费改政策提出,驾驶风险低的车主将直接享受优惠。“最惠保”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文志坦言,本次费改,费率水平反映了风险水平,通过费率机制提升了安全驾驶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意识。
根据保监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在保障范围明显扩大的前提下,首批试点地区消费者支出的单均保费同比下降7.69%,第二批试点地区单均保费同比下降6.64%,商车险费改以来消费者普遍获益。
对于此次北京地区费改,北京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提到,商业车险改革有利于强化消费者利益保护,促进费率公平。新的费率形成机制将使费率与风险更加匹配,众多低风险车主得到更多费率优惠。
据悉,本次条款修订共减少了15条责任免除事项;解决社会关注热点,如车损险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代位求偿机制的实施等,彻底解决了“高保低赔”、“无责不赔”等前期舆论集中反映的问题;明确概念减少纠纷,明确了如车上人员、第三者等概念;险种整合体系清晰,原有38个附加险及特约条款保留10个,新增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