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物流运输网络以及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电商以其低廉的价格、快速的流通、跨越时空的便利和市场的广阔迎合了当下时代的需求,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不仅缩短了商品消费距离,也成就了一大批电商企业,然而在电商“火爆”发展的背后,也带来了众多“负面现象”,比如,传统实体店的消失、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电商间同质性竞争陷入恶性循环等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因此,在全社会享受电商带来的便捷、低廉、快捷的市场服务之时,从全局层面上需要对其进行“冷”思考。
“电商”以其信息沟通的便利、消费需求的聚合、物流网络的发达等优势缩短了商购里程,为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传统零售业工作人员的失业。所以“电商”不仅需要规范快递就业、改善速递水平、提高商购速度,还应积极成为就业“创造者”,通过强化孵化基地建设等方式助推电商领域的创业就业,推广“线上电商+线下体验”融合的模式,增加线下体验。
随着电商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各电商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也展开了激烈竞争,为了攫取更大利润,部分商家兜售价格低廉的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商购的“虚拟化”不应带来信用和品牌的虚拟化,必须采取措施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这需要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必须做到严把商品准入关、强化交易监管关、严惩造假售假行为。同时还必须加强消费者拒假劣意识,增加消费者权益意识与证据搜集能力,加强扶持精品生产力度,只有杜绝了假冒伪劣产品,才能树立产品的品牌,才能提升全民族的产业价值。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态度理性认识“电商热”背后蕴涵的机遇与挑战,在改革监管措施、便利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电商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应充分把握当下电商发展的机遇。当下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大农业模式的提出,为我国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的发展创造了时代契机,我们应牢牢把握当下机会,优化市场环境、建设国际产业链,在促进电商业务良性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