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一季度国土资源主要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9.47万公顷,同比下降0.2%。这一数据与上年同期持平,意味着前两年土地供应下滑的态势得到改观。数据显示,一季度工矿仓储用地2.47万公顷,同比下降2.7%;房地产用地2.36万公顷,同比下降4.4%;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4.64万公顷,同比增长3.7%。
“而此前,2014年土地供应量同比下降13.7%,2015年更是猛增至17.7%。从今年一季度用地供应数据看,供应下滑态势已经改观。”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有关专家表示,前两年土地供应减少与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趋冷相关,而去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调控,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率先回暖,个别城市大涨,带动土地供应和地价水平的提高。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增速回升,一线城市住宅地价跟随房价快速上涨,深圳、上海等10个城市地价增速超过10%,处于快速上涨区间。
全国主要监测城市中,增速超过7%的城市有17个,较上一季度增加5个。二线城市中,除工业地价同比增速微幅放缓,其他用途地价增速均呈上升态势。三线城市中,住宅地价环比略有放缓,同比则保持上升态势。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表示,当前国内经济开局良好,多项指标表现好于预期。同时货币政策宽松,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扩张,支撑土地市场回暖。但整体而言,一季度土地市场持续分化,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城市价格明显上涨,三、四线城市库存仍然较高。4月份以来,各方面信息也显示,随着一线城市房价和地价走高,部分资金开始转移到二线核心城市。4月中上旬,二线城市住宅土地市场成交量虽然不高,但土地价格明显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