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   星期四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规范电商不能漏了“朋友圈”

2016-05-06 16:27:11    作者:本报评论员
核心摘要:近日,工商总局发布了各地工商部门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其中,2015年网络购物投诉14.58万件,同比增长87.3%,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77.67倍,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

近日,工商总局发布了各地工商部门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其中,2015年网络购物投诉14.58万件,同比增长87.3%,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77.67倍,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

随着互联网及物流的发展,网购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它在带来便捷与低价的同时,也给人增添了新的“烦恼”。从今年工商总局的发布中,那些被消费者吐槽最多的问题总是那么熟悉:商品质量不合格、虚假促销、商家拒绝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个人信息遭泄露等,这些消费者的吐槽点,正是电商行业发展的痛点。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泥沙俱下的电商经济难免有“成长的烦恼”,而且对于体量巨大、发展迅猛的新经济,其虚拟的形态让一些不法商家存有侥幸心理,以次充好、以假当真,混迹其中,给消费者造成不少损失。

公允地说,对于雨后春笋般生长的电子商务,监管部门也在马不停蹄地跟上其发展步伐。一系列针锋相对的监管政策逐步出台: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购可享7天内无理由退货; 电子商务法草案稿已形成,将规范平台的连带责任及数据信息保护责任;一些地方正探索建立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净化经营环境等措施悉数出台,为电商发展营造风正气清的行业生态。

眼下,除了几大电商平台外,一些“互联网个体户”也十分活跃。机智的人们也已将生意做到了公众号、QQ空间、朋友圈等。一个链接,一篇声情并茂的乡土故事,读毕竟然是篇营销文章,文末就有购买渠道;以前作为个人生活秀场的QQ空间成了精心排布的产品推荐,言辞恳切、有图有文的诉说带上了商业色彩。如此变卖感情,恐怕不少人都“醉了”吧。

严肃地说,建立在熟人圈子、情感基础上的商业行为,如何纳入监管体系,避免成为监管盲点,十分重要。

对于这些游离在平台外的小电商,他们的信息发布、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均给监管提出了新命题。及时织密制度之网,避免出现互联网监管盲点,才能真正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对于蓬勃发展的电商,规范才是发展的成长剂。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