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   星期一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同煤晋华宫矿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2016-04-15 17:18:07    作者:赵志忠
核心摘要: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坚持走科技进步之路,在科技的引领助推下,全矿上下逆势而上,克难攻坚,呈现出安全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记者近日在该矿进行了采访。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坚持走科技进步之路,在科技的引领助推下,全矿上下逆势而上,克难攻坚,呈现出安全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记者近日在该矿进行了采访。

人才培育牢根基

晋华宫矿把科技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推进人才工程建设。矿上成立科技工作领导组,下设采煤专业技术小组、掘进专业技术小组、机电专业技术小组和“一通三防”专业技术小组等10个小组;各基层单位相应成立以单位正职为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竞相迸发的成长成才平台。建立人才库、后备人才库,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选拔、管理和考核,把企业培养的技术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和技术岗位上,为技术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晋华宫矿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与太原理工大学在矿联合办学、开展新老科技工作者的技术传帮带,积蓄技术人才后备力量。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组织技术骨干到塔山工业园区、同忻煤矿、山西省焦煤集团和潞安集团等地参观学习,邀请全国知名大学教授来矿进行学术交流,提高技术人才队伍综合素质。2015年,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企业生产发展建言献策、革新创效、贡献聪明才智,先后被企业采纳合理化建议120条,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6篇。

制度建设做保障

晋华宫矿建立科技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在入党、提干、评模、评先上优先考虑科技人才;在工资分配上倾斜科技人才;在日常工作中支持科技人才;在日常生活中关怀科技人才,建立用感情留住人才、用岗位培养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引进人才的优越用人机制,稳定了技术人才队伍,较好地留住和吸纳了人才。

晋华宫矿加强科技管理制度建设,从“五小”成果、QC成果、科技创新标兵、专家型人才、技能大师、课题攻关组、国家专利、科技论文等方面分门别类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和评审评选标准,投入大量的财力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对技能大师按等级每月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的津贴,激发了广大员工投身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评审上,本着“及时上报,统一评审,及时奖励”的原则,实施了月度创新、小改小革的月申报、月评审、月兑现奖励制度。 去年9月份以来,共审议实施了各类小改小革项目100多项,不仅解决了安全生产挡手难题,而且推进了科技进步和降本增效。

科技攻关增效益

晋华宫矿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坚持把技术开发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机电、质量标准化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相结合,扎扎实实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努力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晋华宫矿针对现有市场上绞车智能控制装置平均每套售价高达3万元左右的现象,立项研发出由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和继电器等部件组成的运输系统绞车授权开启装置,每套成本仅为2000元左右;并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彻底杜绝非专业、非授权人员违章操作绞车的现象。目前该装置已获得国家专利。针对风井数量较多,分布分散,简化优化通风系统进,利用最少的通风设施完成了盘区系统优化收缩和进风井口简化封闭,做到了通风设施利用的合理化和最大化,同时减少了2000米的管理跨度,降低了 “一通三防”管理跨度和难度,节省了大量的日常管理用工和维修工作,仅此一项直接节省治理费用近1000万元。

为了全面提高全矿机电设备人员的岗位操作水平,减少机电事故率,提高开机率。晋华宫矿于20137月成立了以技术大拿、电气科副队长王海的姓名命名的“王海工作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260起应急事故和常规故障的处理和维修,保质保量完成电气列车稳装准备20套,修理移变高低压头100台次、机组电控箱50台次,修理各类开关、移变主变、真空磁力启动器98台次,不仅保障了井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而且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

为了给各类专业技能人员搭建技术交流、科技攻关、施展才华的平台,20151月,晋华宫矿成立了首席专业技能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完成的 “原煤系统革新改造”,解决了原煤系统皮带环节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长时间瘫痪的问题;完成的“筒仓返煤皮带改造”,解决了1#2#筒仓不通过原煤系统进不了洗选系统的问题。去年以来,首席专业技能工作室,开展技术交流28 次、完成科技攻关大项6项、小项13项,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全矿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累计完成各类科技成果120多项,为企业创造了大笔经济价值。

技术应用解难题

晋华宫矿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降低事故率和提高生产效率效益上动脑筋、想办法,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破解矿井生产发展难题。

晋华宫矿通过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科学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特别是针对采空区及周边小窑采空多年带来的火区隐患,使用联合注氮技术处理采空区,并建立束管监测系统监测采空区,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成为集团公司火区治理的示范单位。通过布置高位瓦斯抽放巷治理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在了集团公司前列;研制并投入使用了风机、风门开停声光语言报警装置,引进红外瓦斯传感器,瓦斯抽放在线监控系统,进一步提升了通风管理水平。

在综合防尘安全技术上,采用综合性能更高的新型管材SRPT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给水管,采用国际先进管道连接技术——沟槽柔性管卡连接,提高了管路连接速度和可靠性。引进国内一流的自冲洗式水质过滤器、光控洒水降尘装置,既提高了防尘设施的喷雾效果和使用效率,又有效抑制了煤尘飞扬现象。

在采煤工序工艺上,20141-20152月,晋华宫矿在开采煤层倾角6°-26°、平均倾角15°、两端头高差42.2m的大井11#307盘区8702工作面时,为防止稳装过程中发生支架倾倒及侧移,引进了具有防倒防滑装置的液压支架及运输机;开采过程中,通过采用单向割煤,自制机组防滑销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机组及支架下滑,顺利回收边角煤30多万吨。20134月,在大采高工作面过变薄区时,通过改进采煤工艺,探测煤层赋存情况,引进德国滚筒和截齿,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变薄区开采,直接创造经济效益7663万元。

硕果盈实满枝头

晋华宫矿依靠科技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几年来的不断优化部署,矿井形成了薄、中、厚煤层合理配采、精采细采、科学开采的生产格局。近年来,全矿科技工作者完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多项,其中,包括16项山西省鉴定项目、7项山西省金桥工程,特别是完成了“薄煤层高效开采技术”、“大采高开采技术”、“近距离煤层安全开采技术”、“地质构造区和登空开采技术”、“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瓦斯治理抽放技术”、“矿井探放水技术”等一大批技术成果。“两硬顶板条件下薄煤层开采技术”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晋华宫矿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示范矿”、山西省“煤炭科技创新双十佳煤矿”、山西省“煤炭科普先进集体”、全国能源化学系统“五一劳动奖章”、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标兵单位”、“讲理想、比贡献先进单位”、“专利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