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   星期一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网购市场必须确保监管随时在线

2016-03-25 20:10:01    作者:本报评论员
核心摘要:网络消费,看似只是一种虚拟的形态,但实际上也是一种真实的消费方式,因此在监管上不能玩虚的,而必须实实在在地抓,确保监管触角随时“在线”。


网络消费,看似只是一种虚拟的形态,但实际上也是一种真实的消费方式,因此在监管上不能玩虚的,而必须实实在在地抓,确保监管触角随时“在线”。

微商行业的兴起、网络消费的普及,已经成为无可抗逆的时代趋势。但这类新兴营商模式和消费行为的勃兴,在带来消费红利的同时,也裹挟了不少问题。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信息显示,以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电话购物等非现场购物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方式在迅猛增长,相应的投诉和举报,相关的消费争议也在迅速上升。

因此,传统的市场监管方式如何适应消费行为由线下向线上的转变,已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问题之难,不只体现在线上与线下的消费场域之变,而是网络消费纠纷的外延已大大溢出了传统消费纠纷的定义。比如微商收钱后不发货就将客户“拉黑”的现象,就呈现出与传统的售假、以次充好等消费问题完全不同的面貌,也超出了原有的法律监管规制的范畴。甚至严格说来,已经不能将其当作普通的消费纠纷。所以从法律完善的角度,有必要对这样一种行为予以更明确的定性,需要有清晰的界定标准。

网络消费市场的有效管理,还涉及到各个相关方的责任承担问题。与传统消费市场对应的属地管理不同,网络消费市场没有十分明确的边界,各个网络平台都有必要承担起相应的监管之责。典型如一些网络消费陷阱的产生,可能首先与网络平台的技术漏洞有关。比如对于“画皮欺诈”,若能从技术上封死类似换个头像即可“以假乱真”这样的操作空间,就可能比强调加强事后监管更有效。再比如,对于网络欺诈与网络消费的纠纷,如何取证、惩戒,也需要相关运营商与监管部门加强协作,以达到共治之效。所以在当前,如何充分调动各方的治理积极性,是净化网络消费市场的难点和重点。

网络消费暴露出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市场监管的效能未能匹配“新经济”要求所致。当网络消费逐渐发展为一种主流和大众的消费方式,对之建立新的监管方式、合理的责任分配机制与健全的规制体系,已显得刻不容缓。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望孕育出新的商业伦理和消费文明。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