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无法治愈的危重病人是医疗照护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去年,广州日报披露涉嫌杀害8名危重病人雇主的毒保姆事件的新闻,引起了全国轰动。谁能陪老人走完人生这最后一步呢?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曾经供职于广西肿瘤医院的主治医师季风和深圳星星照护董事长赵志宇。
季风表示,临终关怀对从业者的要求极高,首先是心理障碍,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春节等喜庆日子里更是如此,如果照护员从心理就抵触怨恨病人,那关怀自然是无从谈起。其实是技术能力,临终病人多是病入膏肓,比如骨癌患者全身骨转移,造成极度骨质疏松,照护员一个不合规的搀扶都能造成骨折。其次是心理安慰能力,临终之人对死亡极度恐惧,心理会呈现绝望的状态,照护员有时候需要忍受病人的猜疑、乃至辱骂,有时候这种态度会令至亲之人都难以忍受,但是照护员必须忍受同时要想办法宽慰,比如了解患者的宗教倾向之后,用宗教的教义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而这都不是普通护工所能承担的。
赵志宇表示,行业里需要的是“健康照护员”而非“护工”,临终关怀是健康照护全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最难的一部分,核心问题在于从业者对自己工作的定位,一直以来,健康照护从业者都被定义成护工,要求也仅仅是踏实肯干不怕脏累,没有经过专业的业务和心理训练,尤其是心中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没有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是绝对做不来的。”照护员和医生一样都是生命的守护者,只有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才能满足临终关怀的要求。因此,在星星照护,每个照护员在领证上岗之前都会做如下宣誓;“我谨以至诚,在星星照护旗帜和心中良知前宣誓——我将以所学知识和技能,为照护病弱者的健康倾尽全力。
心向善良,绝不做有违良知和道德之事,绝不执行超越照护员本职的操作,尽力提高执业水平,慎守病人家事和秘密,竭诚协助医护人员的诊治,让能够康复者恢复健康,无法康复者也可维持其尊严而身心安宁。守护生命,绝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