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之前,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质检总局要两手抓,抓好智能马桶盖、儿童玩具等重点消费品质量,保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打一场质量提升的攻坚战,让消费者放心地消费、满意地消费。
要提升消费品品质
支树平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首先就是要提升消费品品质。从宏观方面来讲,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质量管理,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构建质量共治格局。从具体工作来讲,就是要“两手抓”,一手抓质量提升,一手抓质量安全监管。
支树平表示,中国的商品越来越丰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商品的质量供给还不能完全适应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的需求,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品牌是信誉的凝结,一个品牌一旦在老百姓心目中确立起来,就可以成为质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老百姓就会放心购买和消费。当今的国际市场,正由“商品消费”阶段,进入“品牌消费”阶段,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竞争必须争夺的制高点。加强品牌建设,必须研究品牌、培育品牌、保护品牌、宣传品牌。
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
支树平指出,首先,标准规范了产品质量特性指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和技术依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产品质量的优劣。
其次,标准也是质量监督的基础和依据。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标准引领,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至2015年,我国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数量由6个增至78个,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数量由36个增至340个,主导制订国际标准数量由18个增至189个。
这些数据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重点推进国内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倒逼企业创新技术、改进工艺,逐步消除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高差”。
质检总局要做好两手抓
支树平向记者表示,国家质检总局作为质量管理部门,要做好两手抓,一手抓质量的提升,一手抓质量安全的监管。首先,要抓质量的提升。质检总局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大力实施消费品质量的提升工程,要抓住消费者普遍关心的产品,抓住重点消费品,打一场质量提升的攻坚战。他还指出,其中特别要按照政府报告要求的,国家质检总局要推进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结合,要充分地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这些国家质量基础的作用,来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像报告中说,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他说。
第二,保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对风险大的产品,要加强监测和抽查;对假冒伪劣产品,要坚决打击、重拳出击;对产品质量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实施集中区域整治;对缺陷产品多的,要督促企业依法实施缺陷产品的召回,从而让消费者放心地消费、满意地消费。
支树平也指出,提升产品质量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和监督。“我要呼吁媒体的朋友们要积极地参与、支持质量强国的建设,支持品牌的提升,多宣传中国的好产品、好品牌,提振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同时多曝光一些不讲质量、不讲诚信,甚至制假售价的典型案例,来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他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和国家质检总局一起搞品牌发展战略的研究,30多个部委也正在联合制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就国家质检总局而言,抓品牌培育工作主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夯实品牌发展的质量基础;二是建立科学规范权威的品牌评价体系;三是完善品牌的培育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