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   星期五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房地产政策制定需体现差别化

2016-03-12 18:23:10    作者:庞洁才
核心摘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孔庆平表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具有“地方特色”。由于各地市场情况不同,政策制定也要差别化对待

□   本报记者   庞洁才

         

日前,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孔庆平表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具有“地方特色”。由于各地市场情况不同,政策制定也要差别化对待。同时他建议土地管理部门要有土地供应计划,避免民众恐慌性购房。

房地产库存50亿平方米是误读

孔庆平提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三去”就包含了房地产去库存。

关于房地产库存的数据,孔庆平觉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最清晰、最直观。他说,“根据已经拿到销售许可证,并且已经竣工,但是没有卖出去的商品房面积,去年这个面积达到7.2亿平方米,而商品住宅大约是4.5亿平米,对应去年全年完成的住宅销售面积是十一亿平方米,所以说数字还在比较合理的区间,库存量大概用五个月就能消化掉。”

  按照孔庆平的说法,去年的库存量只是全部销售面积的三倍多一些。这个数据是否离谱呢?

其实从房地产的开发企业角度来看,如果房地产公司安排了全年的销售计划,比如今年销售面积为一千万平方米,其实房地产公司的在施面积,正常情况下达到这个数字的两到三倍,其主要是为了获得充足的“货源”有房子去卖,同时也是为了获得销售许可证,然后再推出市场。

要辩证看待房地产的库存问题

根据孔庆平提到房地产的结构性问题,他曾说“北上广的房子供不应求,房价都在涨,哪里有库存呢?三四线城市房子卖不出去,则是供过于求。”他还提到,“房地产企业中有一部分不能达到专业化标准,看到别人在拿地,自己一哄而上搞开发,导致产品一直积压,这也是结构性问题,所以库存要辩证来看。”

房地产各地情况不同政策要有差别

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记者总结了孔庆平提出的建议。

第一是国家和地方的统计部门,最好要引用大数据,对房地产的库存量进行更准确地统计,为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让调控更加地有效,更具有针对性。

第二,土地的供应部门要制定中长期规划,把土地供应计划逐年向市场公开,每年有多少供应量提供给市场要公开,管理部门才能有效地管理预期。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财务状况、需求等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购入土地;对消费者来说,也能看到政府有很多土地供应,能够根据自身的支付能力考虑买房计划,也不会担心房子卖没了,没地方去买,造成一种恐慌性购买。这样无论是对于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有了有效的预期,始终处于理性的状态。

第三,房地产本身有“地方特色”,全国各地的供需情况不同,有的城市需要从供给侧的方面考虑,而某些城市则要从需求方面制定刺激性政策,地方政府应该更清晰地了解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从制定政策方面来说,地方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说管理会简单一点。孔庆平曾提到,“中央出台文件说房价涨幅不能超过5%8%,但是,我觉得在某些城市5%8%是一种理性的增长。”因此,对于房产政策的制定不能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他还建议政策的制定、出台、执行过程要增加透明度,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想做的事情,也让公众有一定的参与性。这样,对于政策的实施会有帮助,还会避免恐慌性购房,让大家对房地产市场有一个理性的态度,也能让房地产能够平稳、健康发展。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