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郭庆明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提交了两份议案,一份《关于继续修订〈公司法〉改善创业环境的建议》,另一份是《关于加快制定智能家居国家标准的建议》。前者关乎雷军本人的风投事业,而后者则关乎小米公司重点发展的领域。
雷军认为,《公司法》应该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创业的种种束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加快人力资本制度和企业清算分配制度、库存股和股权回购等条款,和世界先进国家接轨。
雷军认为,《公司法》没有考虑创业投资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的实践模式,实际上制约了创业创新的发展,影响了创业投资人的积极性。
而另一方面,雷军认为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智能家居产业已经成为物联网的核心应用领域,标准缺失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障碍。雷军建议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激发智能家居的爆发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促进互联网跨界融合,带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
雷军认为《公司法》在两个方面进行修订,一是人力资本制度和企业清算分配制度,二是库存股和股权回购。在人力资本制度方面,目前《公司法》没有认可人力资本制度,股东只能以物力资本出资来获得股权,股东的持股比例等同其出资比例,创始人通过管理承诺所获得的股权没有法律依据。
在企业清算分配方面,《公司法》依据同股同权的原则,在不承认人力出资的基础上,严格规定企业清算以出资比例分配剩余财产,没有给投资人的优先清算提供空间。
在库存股与股权回购方面,目前的《公司法》对于股东出资分次缴纳的比例和时间均取消了规定,但是仍然要求公司成立时资本必须全部发行并且被股东全部认缴,没有改变法定资本制的基本内容,没有记载于章程而未发行的公司股份的保留,也没有给予董事会未来发行股份的空间。
关于智能家居国家标准,涉及到很多领域,对于目前的状况雷军表示,智能家居产业渗透性强、带动性强、集成性高,是一个跨行业交融整合的综合性的混合体。
家电制造商、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甚至卫浴、家具等跨行业的厂商纷纷涌入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从而导致智能家居行业各厂商的素质参差不齐、规模大小不一、品牌鱼龙混杂。
智能家居的行业标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多样性、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各厂商的技术路线、通讯协议和使用标准非常之多而且差别很大。
在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不同领域、不同企业之间各自为战各成体系,智能家居产品五花八门,很难实现系统兼容、信息共享以及互联互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困扰,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给国家造成资源浪费,对整个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智能家居国家标准缺失,成为制约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瓶颈。
对于如何建立一个国家标准,雷军建议在国家标准委的主导下,由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牵头,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则,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以促进智能家居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还应该开展物联网跨界创新重大应用示范,以点带面,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并且,加大各行业对跨界融合创新的研发投入,开展物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重大示范应用,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产业化。
对于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智能,雷军表示,正是智能手机普及才引爆了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家居不是什么新概念,这两年又开始热起来,是因为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为连接所有智能设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