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区规范互联网汽车租赁
2014-09-26 08:53:13 作者:伍芸锋核心摘要: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陆续出台规定,严禁把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这些规定的出台,使一大批约租服务供应商:易到用车、Uber、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平台原来的定位方式面临调整。在通过创新赢得市场不少喝彩之后,面对现行法规约束,互联网催生的新型租车模式将何去何从?
本报讯 (记者 伍芸锋) 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陆续出台规定,严禁把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这些规定的出台,使一大批约租服务供应商:易到用车、Uber、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平台原来的定位方式面临调整。在通过创新赢得市场不少喝彩之后,面对现行法规约束,互联网催生的新型租车模式将何去何从?
据记者了解,汽车约租服务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出租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在汽车出租行业的最新应用特征是,利用互联技术将用户、租车公司以及司机统一到智能平台迅速达成网上交易。这种模式有效调动了社会闲置资源,提高了出行效率。
登录易到用车APP,记者体验了一次约租车服务。帕萨特、奔驰、宝马等,应有尽有,价格比出租车高出不少,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偏好选择车型和司机。在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平台,车型虽少了一些,但用户操作便捷,系统会推荐一辆价格与出租车接近的实惠车辆。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张晓东认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推动力的约租车市场,对于解决北京等大城市交通压力大、出租车供应不足、黑车泛滥、市民出行难等问题,是有利的。滴滴打车、易到用车等互联网软件的出现,正好搭建了一个资源流通平台,可以有效调配和利用巨大的交通闲置资源,解决一直困扰政府和百姓的社会难题。
但是,互联网约租车平台也对现行的行业管理规范带来挑战。日前,北京市交通委出台的《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运营提供便利的通知》规定,“严禁把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这是政府管理部门规范行业发展的一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