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布,启动驾驶人分类教育培训、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非经营性的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进一步开放驾驶培训市场、实行自主报考、严格违规考试责任追究、实施驾驶证异地申领和审验等27项改革举措。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人走进驾校。然而一直以来,公众对驾校学车的各类吐槽不绝于耳:驾校太黑,教练太凶,选择太单一、规则太死板等。如今驾校培训考试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规范,范围广、力度大,令人有“相见恨晚”之感,其中不少意见都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直指驾考培训和考试中的硬伤,有望解决不少先前的老大难问题。
此前,那些已掌握驾驶技能却未取得驾照的人群,要想获取驾照,到驾校报名学习并通过考试是唯一途径,如此耗时费事、劳民伤财,对本已紧张的驾驶培训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如今《意见》中自学直考的尝试,给学车人更多灵活选择的同时,也打破了驾校长期以来的市场垄断,斩断了多年来国人学车“驾校依赖”模式背后的诸多利益勾连,有着与国际接规的破冰意义。
令人点赞的制度设计为驾驶技能的学习消除了层层“路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对驾驶学员来说,则应理性权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车方式。具体到个人而言,是否需要学习驾车、何时安排学习,也应当不跟风不盲从,少一些功利性,多一些平常心。毕竟,汽车只是代步工具,如果自身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不适合学习开车,那么不妨顺应时下低碳生活的潮流,做一名快乐的“无车族”。要知道,比之于驾车出行的方便快捷、惬意拉风,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此大规模地为机动车驾驶培训考试制度动手术,是公众久盼的惠民之举,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未来时日里,形成健康、文明的驾驶理念,进而步入成熟的驾驶社会,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