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惠兵
通讯员 王为民 张伟雄
第十六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以下简称“石博会”)近日在“中国建材之乡”——福建省南安市海西石材城展览中心举办。刚落幕不久的这届“石博会”,各项经贸成效均创历届之最。
据统计,本届“石博会”贸易总额达97.4亿元,同比增长10.2%。主展区参展面积11.3万平方米,是上届的2倍;参观人次达15万多人次,比去年增加近50%;参展企业862家,是上届的1.5倍,国际展团163家(是去年的2倍),占比19%,国际客商超8900人次(是去年的2.5倍);签订购销合同1737个,同比增长8%;签订外贸订单4.23亿美元,同比增长8.5%;外贸订单占比27%,各项经贸指数均创历届最好。
历经十五年风雨积淀,“石博会”在组织者和广大参与者的精心呵护和共同努力下,展会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都得到不断扩大和延伸,展会的品牌也再次全方位提升。今年“石博会”呈现四个亮点:
办展基础更加厚实
目前,南安有石材加工企业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企业(行业)技术中心6个,拥有中国全部的2枚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石材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22件、著名商标18枚。今年以来,在市场需求总体疲弱、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下,南安市委市政府按照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要求,构建“大集团、大产业、大品牌、大联盟、大商贸”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定向政策扶持、抓好企业融资服务、加快行业创新转型、坚持项目带动支撑、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石材产业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从而获得了更加厚实的办展基础。
规模内涵更加提升
本届“石博会”共设9个展区,展位21141个,展示面积达79.4万平方米,作为主展馆的海西石材城展览中心展区的展示面积相对于上届核心展区,扩大近2倍,达11.3万平方米,设有国际标准展位7265个。
为进一步弘扬南安石材文化,促进石材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南安正加快打造石材千亿产业集群和“国际石材之都”,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特色的国际石材加工制造基地、全球石材贸易展示中心、世界石材专业服务高地。
在拓展展会方面,本届“石博会”着力构筑石材产业市场拓展、经贸合作、品牌培育、新品发布、资讯交流平台,更加注重参展产品与石材装饰工程文化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石材界前沿思想的交流。
国际化趋势更加彰显
为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推动南安石材产业与国际同行业接轨,本届”石博会”成功邀请土耳其、意大利、巴西、伊朗、巴基斯坦、埃及和印度等7个全球知名石材矿产国的企业组团前来参展。同时首次在石材展馆设立伊斯兰教礼拜间,给予不同信仰的参展人员以更人性的关怀,以方便国际友人做礼拜祈祷。
“文化”品牌更加突出
为反映当下中国石材企业最前沿、最新颖发展思路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加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全面提升石材文化,打响南安“世界石都”品牌。近年来,南安积极推进石材产业创新转型,引导企业将文化、艺术、创意、等元素融入石材产业,规划建设南安石材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区域特色鲜明的石材文化创意产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使南安石材产业再次迎来华丽的转身。如2014年在泉州市经贸文化项目对接推介会上,英良“印象五号”石材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万灵石艺文化产业园两个文化创意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达15亿元。充分运用手工拼图、雕刻、水刀拼花等工艺,化腐朽为神奇,极大提升了石材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如环球石材的马赛克拼图,万灵石材的边角料拼贴油画,拓美石业的水刀拼花,好功夫雕刻的CNC雕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