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晓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互联网,未来“互联网+”经济的重心将会在中国。
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到去年,中国互联网前二十年的发展大概可用网民规模的扩大与互联网公司的崛起来概括。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中国占四家。在超6亿的网民数量前,网络技术的迭代式发展和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应用,让互联网经济成为拉动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互联网经济在我国GDP中的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占比超过美国。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但互联网对经济的拉动力还不止于此。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产业升级阻力重重。站在新起点的中国需要以新思路寻找新动力、开拓新空间。而认真观察会发现,这一年,当我们谈论中国经济时,往往离不开“互联网+”。
从今年年初开始,政府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有关“互联网+”的政策文件。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创造新的产业生态。吉林一家米业公司,在农田里安装上了摄像头,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庄稼的生产状况;在重庆一家传感器制造工厂,只听机器轰鸣,不见工人忙碌,自动云数据处理的机器人让“无人工厂”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互联网对经济的重塑价值完全可以和工业革命的非凡意义相提并论,而我国正站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全世界产业竞争格局上。同时,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上看,我国甚至具有先发优势。
近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在继续保持首届盛会的高规格、高级别前提下,本届大会议题更为丰富,强调让更多国家分享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从发出中国声音到分享中国经验,背后是中国互联网从消费者互联网时代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也是中国政府受益于互联网后引领互联网发展的强大自信。在互联网推动经济发展的全球浪潮下,“互联网+”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引领者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