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   星期四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农户小额贷款三个误区不容忽视

2015-11-30 09:46:48    作者:卫改梅
核心摘要: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使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小额农贷的支农效果。

□   卫改梅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使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小额农贷的支农效果。

一是小额农贷非农用途比例上升。小额农贷以其手续简便、资金到位快、条件相对宽松而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但是,部分户口在本地却在外经商、急需资金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往往通过亲戚朋友以农户的名义申请贷款,用于其生产经营。这样贷款的用途被改变。一部分小额农贷以多人散贷、贷款集中一人使用的方式“化零为整”,变成了个体私营业主的周转资金,小额农贷掺杂的“非农”成分日渐增加。岢岚县支行在调查中发现,全县共4个分社,12信用社,1个营业部,2013年末农户小额贷款余额120000万元。

二是“助富不济贫”趋势日渐突出。对农村贫困户或低收入阶层等弱势群体进行资金支持是国家出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的初衷,但目前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以控制信贷风险为由,降低弱势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大多数经济实力和活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一些经济条件好、在农村地位高的农户更容易得到其他村民担保而取得贷款证,获得较高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三是贷款最低额度缺乏灵活性,与农户贷款需求不适应。农村地区的小额资金需求群体较多,但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却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贷款最低额度规定(10000元至30000元之间),而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大部分种植户户均贷款30005000元即可满足生产资金需求,而养殖户户均贷款100000元以上方可满足其资金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部分弱势农户的贷款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弱化小额农贷支农的效果。偏远地区的信贷服务局部出现“需求少的实现不了,需求多的满足不了”的现象。

针对上述现象,为进一步加强小额农贷管理,充分发挥小额农贷的支农作用,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对贷款“三查”的制度落实,促进对小额农贷发放的跟踪和监督管理;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简化贷款手续,尽量满足大多数农户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不断加强农户贷款营销力度,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四是应加大对农村信贷网点监督检查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经济实力的大小以及个人信用状况的优劣决定贷款限额,贷款期限根据农村生产经营项目的实际周期合理确定,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小额农贷管理办法,使小额贷款服务农民的初衷真正落实。

(作者单位:五台县人民银行)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