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鸿飞) 在日前举行的石化行业智能制造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智能制造能够提升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安全发展水平,要在石化行业推进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并制定在整个石化行业推广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低油价,对我国的炼油及石化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2014年,我国炼油能力达到7.1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但加工原油仅5亿吨,一次加工能力的开工率不足70%,已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这种形势下,我们的炼化企业如何提质增效,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目前来看,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一条很好的出路。”辛国斌说。
石化行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工艺过程复杂,控制点多,特别是大型炼化项目,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流程工业领域,石化行业推行智能制造相对更早,水平也更高。事实证明,在石化行业建设智能工厂,能推动企业从生产方式到管控模式的变革,使企业具有更加优异的感知、预测、协同和分析能力,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