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红旭
近期,楼市去库存成为热点话题。据媒体报道,截至2014年底,我国城镇存量住房约200多亿平方米,户均住房已超1套。
对楼市去库存的高层表态还要追溯到1998年前后,当时北上广深等少数东部中心城市,也曾存在高库存现象,甚至市中心也常见烂尾楼。因此,1998年出台“23号文”,把住宅产业列为拉动内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后,2003年“18号文”中首次明确房地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今,中国楼市再现高库存,但已与1998年前后形势大不相同。房地产黄金十年已过,住房短缺时代过去,现有的住宅高库存去化不容易。
从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的历史走势来看,2011年之前根本不愁库存高,反倒是很多城市库存低。从2011年开始,库存突然开始快速持续增长,直至当前。而政策上,2014年,住建部才表示要千方百计去库存,部分省市的救市新政中也有所提及。2015年的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这相当于是在帮助开发商去库存。除了一线城市,我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宽松程度。因此,目前去库存的关键是刺激需求,主要工具仍然集中在金融、货币和财税这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