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鑫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智能制造亮点频闪。诚然,应用了机器人等智能终端或是物联网等“互联网+”新技术,中国制造得以迅速向高端先进迈出一大步,但“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的绿色制造同样重要。绿色制造不仅是中国制造2025的应有之义和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其本身也意味着新的制造增长点和新的发展动能。
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迫切需要绿色制造。但是目前,不少企业把绿色制造当作负担,认为绿色制造的投入远远大于产出,从经济效益上来看是“赔本买卖”。事实上,中国制造长期依赖的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正在削弱,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要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就必须转向消耗少、产出高的生产方式,这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体系正是制造强国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
绿色制造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智能制造强调互联互通、自动智能、个性服务,两者相互补充,一个侧重降低消耗,一个侧重提质增效,与此同时,也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绿色制造中要推行的新材料、节能工艺等,也有许多与智能制造需要上马的新产品、新技术不谋而合。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过程中,绿色和智能都是重要的方向,也在许多方面殊途同归。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由此产生的绿色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绿色、智能的产业链高端,也能带动节能环保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