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龙:“十三五”规划与中西部区域创新经济发展
11月16日,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论坛创始人、中国资本论坛秘书长董志龙考察江西省婺源县,深入到婺源江湾、许村、赋村等地了解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并在婺源县委党校礼堂开展讲座,与婺源党外干部和非公经济代表就“十三五”规划与中西部区域创新经济发展相关话题进行广泛交流。
董志龙围绕着“十三五”规划中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引领国际,关键技术,从引进、模仿、跟随,到创新、创造、输出;经济发展模式,从廉价劳动力推动、廉价商品输出到创新驱动,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全球格局从欧美转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发展,中国创新正处于关键时期,创新中国格局从东部向中西部区域位移等一系列问题深入地展开分析。
董志龙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是“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词,也是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词。从手机到飞船,从汽车到轮船,一种更轻、更硬、更美、价格更低,性能更强大,持续时间更久的新型材料将推动产业转型,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互联网+将彻底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创新驱动也将助力我国产业转型,赢得主动权,发展权。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中西部产业发展可以从高起点开始,避开重复建设,避开高能耗建设。位于中西部区域的贵阳市向大数据中心城市发展,并计划在3-5年内建成全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黔南州正在建设绿色食品云中心,通过互联网+绿色食品辐射到全世界。
董志龙指出,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扭转乾坤的核心支撑就是创新驱动,如何生产更安全的食品,如何让我们的河道更加干净,如何让我们的土壤得到有效的保护,如何保持区域的新鲜空气将成为这一轮发展的核心,绿色发展已经作为“十三五”发展的核心理念,作为中西部区域中最美乡村的婺源县绿色发展的基础很好,到处是青山绿水,到处是云雾缭绕,在过去的一些年为了保护绿色发展付出了一些代价,摒弃了一些影响婺源山水环境的工业项目,换来了整个婺源绿色经济的长远发展。婺源的乡村旅游景点、婺源的绿茶、婺源的乡土菜系、婺源的原生态文化成了“十三五”规划中绿色发展最大的“生态软黄金”。尤其婺源许村镇一直发展松香产业,大面积种植铁皮石斛,为绿色生产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董志龙表示,今天的中国用领先技术为世界修筑高速铁路,是“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的完美结合,不仅是“资本输出”更是“智本输出”。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用“中国智造”与全世界遥相呼应,用互联网+数字资本叩响世界财富大门。创新驱动正引领着国际向着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迈进,互联网+在改造中国传统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与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所有领域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并缩短与国际的距离,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也是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是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给美国带来了福音,那么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产业的迅速崛起将标志着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将与中国融入到世界一起分享。我国的网络零售跃居全球第一,网购用户规模3.6亿,网上支付用户达3.59亿人,这些数字将给产业发展提供了精准化的大数据。“分享经济”互联网新商业模式将给中西部地区迎来了发展契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用好这一武器,探索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商业模式,创作出更多的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的互联网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