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焱东
2014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大幅下滑,今年下滑势头更加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9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仅2.6%,增速比1-8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远低于前些年动辄20%-30%的增速。
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之一,其投资增速快速下降客观上影响了GDP的增长,也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房地产销售的回暖,很多人期望房地产投资能早日提升,对稳增长做出一定贡献,但这是否符合房地产市场规律值得商榷。
因为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除4个一线城市外,绝大部分二线及以下城市的供应泡沫十分明显,投资过剩、库存过大已成为行业的主要矛盾。
从房地产相关统计数据看,我国房地产待售面积自2011年来一直在不断增长,待售面积/年销售面积比例从2011年的25%,持续升高到今年8月的51%。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库存可能远高于统计数据。
再从投资与销售数据来看,自2011年以来,全国房地产投资额一直高于销售额,表明开发商资金正在不断沉淀于存货中,供大于求的情况还在继续。只有销售额大于投资额的时候才能说明供大于求的情况开始改善,去库存阶段来临。
今年以来,国家促进房地产销售的各项政策开始发挥作用,销售面积开始正增长,而投资增速同时较大幅度下降,促使全国库存增幅出现明显放缓的积极变化,房地产市场正在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