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涪陵区一举捣毁了一个涉及全国12省市、以电话诈骗方式销售假劣保健食品、涉案金额650万元的特大犯罪网络。该市在为期两个月的保健食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查处66件违法违规销售保健食品案件。租用宾馆通过“会议营销”和非法集会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食品的是最多,老年人成为虚假违法保健品销售的最大受害者。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服用保健品,7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购买过保健品。但这份数据显示,30%的受访者有过购买保健品上当的经历。
据了解,大肆推销“三无”保健品,或者对正规保健品进行子虚乌有宣传,坑蒙消费者的现象在保健品市场上层出不穷。尤其是养老保健品领域,乱象丛生。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了夸张的虚假宣传外,有的违法企业利用暴利作诱饵,铺设了遍及全国的非法传销网络。
有专家表示,在当前旺盛的养生保健市场需求下,许多消费者缺乏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盲目跟风,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重庆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将在巩固整治成果,建立保健食品销售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上下功夫。如实行保健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尽快将重庆市申请从事保健食品销售的经营主体纳入食品流通许可,严格市场准入。同时,对保健食品经营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并通过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确保保健食品市场的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