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冯清源
近日,民生银行举行“公司银行大事业部及零售、金融市场总部制改革实施启动会”,标志着该行将从运行7年多的产品和行业事业部制,向大事业部制转型。
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遭遇挑战,事业部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不仅民生银行一家,平安银行、交通银行等都在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深化事业部制改革。
加快改革步伐
随着近期央行宣布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商业银行深化事业部制改革,进行流程再造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公司银行大事业部制改革从8月下旬正式启动,计划到2016年1月实施全面切换,切换完毕后,全行公司业务大事业部制模式将正式运行。”民生银行发展规划部总经理龚志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公司银行大事业部改革。
作为中国银行业事业部制改革的“领头羊”,民生银行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实行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相继成立了4个产品事业部,并于2008年1月成立了4大行业事业部。
除了民生银行,近年来,平安、交行等大行事业部制改革也在继续深化。如平安银行近日挂牌成立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形成地产、交通、能源矿产、现代物流、现代农业、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七大行业产业链“全覆盖”模式。交行在今年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细化的20个项目中,也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事业部制改革。
效率提升成效初显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利差收窄、净利润增速放缓是银行急于进行事业部制改革的重要原因。
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增速跌入“个位数”时代,大行情况更不乐观,部分计提拨备后,净利润增速已经跌入“1时代”。在此背景下,持续推动事业部制改革、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银行在竞争中优势明显。
从改革效果来看,进行事业部制改革3年多来,平安银行不断完善行业事业部体制。截至今年上半年,事业部总存款规模达到2055亿元,贷款规模达到2258亿元,为平安银行贡献营业收入59.83亿元。体制优势也是平安银行上半年仍然能够实现两位数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较早进行事业部制改革的民生银行,改革红利更为明显。截至2014年末,民生银行公司业务各事业部累计实现责任利润660亿元,存款规模达到2480亿元,贷款规模达到3621亿元。
此外,交通银行去年开始推进“5+5+5”事业部制改革以来,事业部制已有望成为该行新的利润增长极。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交行事业部制改革有序推进,六大事业部制利润中心税前拨备前利润同比增幅达17.44%。
模式变革仍需加力
目前,事业部制已经被银行业内普遍认为是银行治理模式改革的大方向,推进事业部制改革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这也是全球银行业组织架构的主流模式。
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未来宏观经济环境、监管环境和竞争环境均将出现深刻变化。专业、高效、灵活将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方向,为使专业化营销更为顺畅、风险控制更为有效,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扁平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整合也是民生银行下一步深化事业部制改革的重点。
总体来看,虽然一些银行已经在进行事业部制改革的尝试,但与金融改革加快的背景下,其改革的步伐仍略显缓慢。“如果等到‘飓风’来了再进行改革就为时已晚。”龚志坚认为。
目前,事业部制改革也面临较好的机遇,监管层已多次强调,鼓励银行进行事业部制改革。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期表示,积极推动银行业务管理架构改革,持续深化事业部制改革,促进“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