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会甫) 作为非快消品的家电,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家电企业都希望借助互联网,在增强用户互动及体验的同时,试图搭上众筹的互联网营销“快车”,目前海尔、美的、格兰仕等家电巨头推出自己的众筹项目,另外不少的小家电品牌,更希望借此在转型中实现弯道超车。
据悉,截至到今年6月份,国内众筹平台已经有165家。来自淘宝众筹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淘宝众筹项目为228个,而其中传统企业大概有20%,但数量增多的趋势很明显。
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众筹的家电产品多数为电热水壶、空气盒子、电饭煲等智能小家电,冰箱、洗衣机之类的大家电产品相对小家电均价偏高,众筹项目偏少。众筹产品多以1元起步,分多档跟投。而随着家电企业的积极触网,众筹成为不少新品聚人气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家电众筹是针对还未面世的产品,理论上消费者可以对新产品的性能或服务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就目前众筹的家电产品来看,多数已经研发设计完成,甚至不少产品已经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众筹也俨然成为预售平台。
虽然家电众筹推广已经近两年(早在2013年年末开始,京东、苏宁易购等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众筹平台),但是不少消费者对此还是心存担忧。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消费者参与众筹已经成为新的潜在市场,而各大家电巨头的加入使得其风头更足。
但是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表示,众筹这种创新模式更加适合小企业,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成本颇高,相对来说借助众筹等创新渠道去做要容易很多,而且渠道扁平化之后也节约了一部分渠道成本,同时实现了厂家跟消费者的面对面,也更能了解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