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交通部起草的出租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经过一个月的修改完善后,有望近期出台。据悉,新增出租车经营权将全部实行无偿使用,目前有偿使用的要逐步取消有偿使用费;鼓励出租汽车企业、行业协会与出租车驾驶员协商“份钱”;取消燃油补贴转走市场化道路,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出租车行业回归合理定位。
出租车行业改革被写进了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的《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今年5月21日,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工作小组已经拿出了出租车行业改革初稿,正征求各方意见,抓紧修改。如今改革措施将出台,确实体现了“加快”二字。当然,与改革进度“踩油门”相对应的是剧透的改革措施也加快向市场化转身的步伐。
综合来看,新增出租车经营权全部实行无偿使用;出租车司机参与协商“份钱”标准;取消燃油补贴转走市场化道路,这些都透露出出租车经营价格向市场化靠近的信息。现行的出租车管理体制,沉疴积弊已十分明显,关键症结在于,其已形成了一个垄断的封闭链。所以,出租车改革必须在市场化方面“踩油门”。
在推进出租车经营权无偿使用的同时,出租车的数量并没有放开,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新增的无偿使用的出租车经营权,势必会成为抢手的香饽饽,由此会不会加大权力寻租的风险与可能,令人担忧。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管理研究室主任刘斌指出:降“份钱”最好的办法,改革出租车牌照制度,改革运输管理模式;出租车改革要平衡各方利益,应该采取持业注册制,包括驾驶员和车辆都实行注册制,个人可以投资出租车。
因此,出租车改革不能只在行业链的下半部分“踩油门”推进市场化,而在数量管控、牌照制度和运输管理模式方面“不换挡”,要让改革措施能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