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史上的一项大事和重大突破,标志着数以万亿元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力量。对此,记者邀请有关专家对办法进行了解读。
养老基金结余3.56万亿元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近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年全国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56万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18万亿元,城乡居民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845亿元。建立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实行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势在必行,成为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
“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基金累计结余规模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预计也将出台实施,这将进一步增强养老基金的支付调剂能力并扩大基金累计结余规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
金维刚同时指出,养老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也将提高基金收益,增加投资收益对基金总量的贡献,为降低社保缴费率、减轻企业负担提供支持,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大众创业的积极性。
长期利好实体经济
此前,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后,就引起了广泛讨论。
量鼎资本管理公司执行董事李春平认为,“从国际实践来看,养老基金由于资金本身的长期特性,一般都是真正稳定的长期价值投资者,投资风格稳健,不仅有利于改变资本市场短期投机行为盛行的做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能对促进实体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既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也可以使投资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办法规定,养老基金可以投资于股票、股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并明确了30%的投资比例上限。李春平认为,当前国内股票市场上长期价值投资者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多,但仍表现出追求短期收益的特征,具有浓厚“散户”特色。
“从国际养老金入市实践来看,作为长期资金,养老基金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更加关注稳定性和长期性,这将直接影响授权管理市场机构的投资风格和投资行为,使短期投机逐步转向长期价值投资,进而使资本市场真正成为反映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和‘体温计’。综合我国养老金过去多年的探索和国际养老金管理的经验,可以推断,养老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上游机构投资者,入市后将对稳定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促使资本市场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上来,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李春平说。
多元投资确保风险可控
何确保养老基金的投资安全,是广大参保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上海住房公积金中心主任马力认为,国务院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借鉴了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有益经验,明确了投资原则、治理结构、投资范围、风控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了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泰康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段国圣指出,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可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性。作为长期性资金,养老基金提倡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理念,更加关注资产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收益,更加注重基金的战略资产配置,不会因为资产价格的短期波动而频繁地调整投资策略。
专家认为,《办法》出台为加快基本养老保险的市场化投资运营基本铺平了道路,使规模巨大的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在制度规范和有效监督下,逐步纳入市场化投资运营的轨道,通过投资运营扩大基金收入来源,提高养老保障的福利水平,减轻中长期财政压力,最终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为老百姓谋福祉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