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   星期日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景区门票“禁涨令”咋成“必涨令”

2015-08-30 16:14:05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核心摘要: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三年不涨价”后,每到“解禁年”许多景区便迫不及待涨价。日前,在宣布即将涨价的景区中,个别景区还入选了国家旅游局2015年5月公布的“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

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三年不涨价”后,每到“解禁年”许多景区便迫不及待涨价。日前,在宣布即将涨价的景区中,个别景区还入选了国家旅游局20155月公布的“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

“景区调价”,每当类似新闻爆出,必能引来民众争相热议,而其中“涨价”多于“降价”“控价”之后仍少不了涨价,这让民众对景区调价政策无言以对。一方面是景区哭着喊着维护成本高,一方面是民众强烈要求将公益性还给景区。

其实,景区和观光客本应是一对利益共同体,美丽景区吸引游客,游客食宿、购物等行为带动当地经济,从而让景区更美丽,让周边设施更方便贴心,再给游客带去更多的舒适、愉悦和放松。在这条利益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景区的主要作用在于“招人”,而“招财”的是景区周边的各项设施、特产等,那么景区门票何以总是“涨涨涨”来让游客止步于前呢? 这岂不是自断财路吗?或许正如一位网友的无奈之语“再涨价,想去的人也只有认了”,正是这种“恃景而骄”的心态让一些景区及当地政府无所顾忌的一涨再涨,景区在手,何愁游客不来?

商业景区是市场主体,有自主定价权,但是自然景区是大自然的馈赠,本属于全国人民,有其公益性,怎能随意涨价?在国外,很多的风景名胜区都是免费参观或者仅收几美元,而我国景区大多已破百元大关,正在奔两百的路上,如此怎不让人发出“去国外玩”的感叹?景区一涨再涨,不仅是杀鸡取卵的急功近利,更是置公益性于不顾。而国家下达了多次相关控价措施却仍止不住涨价大潮,景区总能找到政策的漏洞,硬将“三年不涨”玩成了“三年必涨”。

让景区回归公益性,让国民可以更自由地看到本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到国家的壮丽和善意,是政府的应有之义。对此,国家可制定更为完善的景区门票监管体系,细化商业景区和公益景区,严格公益景区门票价格的监管,避免公益景区不公益的一涨再涨现象。各地相关部门应更好地认识景区招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门票依赖,应致力于发展创新景区经济发展,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还给民众一片公益打头的美好河山。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