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5   星期二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多家电视台公约封杀“收视对赌”

2015-08-17 11:37:03    作者:浦乃淋
核心摘要:所谓“收视对赌协议”,是指电视台和制作方在电视剧购买保底价的基础上,约定一定点数的收视率,如果承诺兑现不了,电视台方面就会“无限降价”,如果超出预期实现承诺,电视台也不会因此加价

□   本报记者   浦乃淋

 

针对今年愈演愈烈的“收视对赌”协议倒逼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再出重拳,要求各大省级电视台签署相关自律公约,封杀该行为。

多家电视台签自律公约

有知情人士透露,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近日召集包括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湖南、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安徽省级电视台的电视剧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签署了反对唯收视率论、规范电视剧购播行为的自律公约。据了解,出席会议的电视台代表签署了拒绝收视对赌协议的相关文件。

乐正传媒总监彭侃表示,此次自律公约签订的由来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曾于近期上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制协上书中提出“关于加强电视剧市场工作的几点建议”,指出当下电视剧市场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建议,其中包括:颁布规范的购销合同文本,其中不得有收视率与销售价格挂钩的条款;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增加单集时长至57分钟,与国际惯例接轨等。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表示,“‘收视对赌’已经干扰到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整治‘收视对赌’是业内普遍的呼声,包括政府和观众都是有看法的”。如此一来,自律公约的签订也意味着将有可能改善“收视率对赌协议倒逼收视率造假”的乱象,净化相关行业。

“收视对赌”由来已久

实际上“收视对赌”由来已久,而因为“收视对赌”导致的弄虚作假,买卖收视率行为也屡禁不止。彭侃透露,所谓“收视对赌协议”,是指电视台和制作方在电视剧购买保底价的基础上,约定一定点数的收视率,如果承诺兑现不了,电视台方面就会“无限降价”,如果超出预期实现承诺,电视台也不会因此加价。彭侃指出,“收视对赌”下,不达标的制片方“有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业内人士无奈表示,“电视台选节目已经不是内容为王了,早已成收视为王”。尤其是今年“一剧两星”政策下,电视台收视压力增加,“收视对赌”也从过去的个别现象迅速发展为常态。这也导致很多制片方在生存强压之下,通过不正当渠道收买样本户来造假收视率。这种恶性的污染数据行为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除了影视公司与收视数据公司的利益结盟外,电视台也会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上大做文章。王鹏举告诉记者,“‘收视对赌’行为,使得大量有思想性、艺术性的电视剧传播受到影响,导致很多制作单位不把功夫下在制作上,反而大力购买收视率,作假机构也因此变得猖獗,整个影视行业也变得浮夸”。

司法介入才会有实效

对于广电总局未来的治理效果,业内目前还是持观望状态,仅仅杜绝“对赌协议”,并不能根本解决收视率造假问题,因为在对赌协议广泛存在之前,收视率造假就已长期存在。

各大卫视签署自律公约来杜绝“对赌协议”,“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现象,有效果但不治本,长远来看,不能彻底解决收视率万恶之源。因为市场收视率是硬通货,已发展成一个畸形的产业链”。彭侃认为,改变根源还需调整结构。目前,影视产业竞争环境很恶劣,全国免费性频道台多,实际上,以全球市场来看,国内市场上不需要这么多电视台。

而且如果没有司法介入,终究是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治理一种现象,不能一蹴而就,出台相关治理办法也不可能立即云开雾散。”王鹏说。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