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   星期日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民间借贷机构征信亟需规范

2015-08-17 10:50:34    作者:周慧虹
核心摘要:日前,最高法对外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行为及主体范围予以明确界定。

□   周慧虹

 

日前,最高法对外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行为及主体范围予以明确界定。近年来,民间投资公司、小贷公司、网贷机构等民间借贷机构发展较快。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这些机构需要了解和使用客户的个人信用信息。但是,由于机构成立时间不长、内外部管理不到位、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等,有些机构在了解使用这些信息过程中给征信安全带来问题。

实际上,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仅供信息主体本人了解其信用状况,不具有任何“证明”作用。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也明确规定,“信息使用者应当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做约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别民间借贷机构的上述行为,背离了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个人信用报告的初衷,违背了《征信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难以保证客户信用信息不被非法交易而泄露。

民间借贷机构使用个人信用信息不能存在“法外之地”,必须对其行为予以规范,切实保护好公民的征信权益,维护征信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具体来说,征信业监管部门亟需出台专门规定,从个人信用信息的查询、使用、保管以及提供等方面,对民间借贷机构的行为予以规范,使之在开展业务时有规可循。

鉴于当前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有必要集中力量,对各地民间借贷机构涉及征信领域的相关业务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检查与整顿行动,以此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征信法治意识,促使其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做到依法合规操作。

当然,保护个人信用信息,信息主体也必须发挥好主观能动作用。对相关部门来说,就是要进一步面向社会公众做好征信宣传教育,引导公众了解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使用规定,通过正反面事例的讲解,增强其信用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