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世龙) 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4—2015)》显示,在信托资产规模与信托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信托业不断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创新业务发展,其发展动力逐步转换。
信托公司一直是实体经济有力的支持者。报告显示,2014年,信托业资产规模与总体经营业绩回归平稳增长,约71%的资金直接投向实体经济领域。信托业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多家信托公司通过筛选优质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投资项目涵盖IT、通信、软件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同时,对传统产业和过剩产业进行有扶有控的差别化支持,向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中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提供资金助其优化升级。此外,信托公司发挥自身优势,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比如,某信托公司成立了业内第一家小微金融事业部。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监管政策加强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信托公司纷纷求新、求变,积极探索创新信托产品。在2014年,家族信托与土地流转信托的研究与实践已初见成效,公益信托、消费信托、股指期货业务、资产证券化受托业务等已取得突破。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革,信托业增长动力也将发生重要转变。”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表示,关注投资者需求,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专业性水平并进行积极创新将逐步成为信托业发展的新动力。信托业未来将向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专业化受托服务四大方向转型发展。信托公司也将逐步由单一理财产品提供商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