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俊清
日前,四家民营企业正式进入“固网宽带”转售业务领域,这是继42家民营企业进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后,国内电信市场再次迎来的“民间选手”。民营企业如何跨界宽带业务?创新模式会产生哪些新火花?民营宽带运营商又会否让期待已久的“提速降费”加速到来?产业与消费者充满期待。
首批四家民营宽带运营商获批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公告称,山东省通信管理局、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分别向山东达通网络信息有限公司、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民营企业发放了首批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批文。
记者发现,首批宽带接入网转售业务试点民营企业涵盖多种业务领域。业界分析,差异化业务视角将对宽带网络转售等产生不同维度的创新可能。
宽带运营商智库秘书长邹学勇分析,当前获牌民企大致包含几类,一是如苏宁云商这样的电商转型企业,本身在上一轮的“虚拟运营商”开放中已开始多元业务探索,在传统业务平台上增加通信能力。第二类是如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全资控股的“长城宽带”,以及山东达通网络及旗下品牌“星科宽带”等长期从事通信服务的企业。这类企业以“接地气”的设施、市场、渠道取胜。
邹学勇指出,还有一些是与互联网、宽带接入有着密切联系的产业链企业,如“网宿科技”。网宿科技是互联网CDN及IDC方面的综合业务提供商,其获得通信转售业务将有助于完成其上下游的产业链需求及创新空间。
民资进入或推动“提速降费”
民资获准进入“宽带接入网”业务,此举将持续引燃大量民资进入通信行业的热情。业内普遍认为,更多民资企业“跨界”进入通信固网宽带领域,将给行业带来更多创新空间,以此促进提速降费。
工信部发布的公告称,“目前各试点地区通信管理局共计收到50余家民营企业的申请,正在抓紧进行审核工作,近期将陆续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试点批文。”
在此次推动开放民资进入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中,“提升服务”“降低资费”成为行业、消费者期待的焦点。工信部在公告中称“这项工作将有利于加快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促进提速降费,提升宽带服务质量”。
另据宽带运营商智库调研数据显示,推进民营企业进入宽带接入网业务,预计到2017年民资将为我国主干宽带网络建设节省投资超10%,盘活市场资源与活力。
莫循“虚商”老路
四家民营企业获准开始挑战“固网宽带”业务,这是继民资进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后的新一轮改革举措。然而,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担忧,如何与基础运营商形成业务差异化创新、深挖市场、实现盈利,这将持续考验这些民营企业。
“以我观察,别高兴太早,这些企业比虚拟运营商命运好不了多少。”通信行业专家、飞象网总裁项立刚指出。
从2013年12月起到2014年12月,工信部先后五批次向42家民营企业(含浙江、广东省内各批复1家)发放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虚拟运营商”牌照。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底,已有20家转售企业正式放号,累计发展用户超过410万户。
分析认为,找准差异增长空间,在既有优势基础上做好投入产出合理预期,增强盈利能力将成民资转售固网宽带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