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芸锋
因嫌赢利少,便把损招想;昨怜人气差,今怨臭名扬;昔日媒体广告出彩频,今朝被告席上狡辩忙甚荒唐,谁让你在大众食品里面把毒药放!开场杜撰几句,不伦不类。心不平,气不顺,都是有毒食品惹的祸。苏丹红、PVC保鲜膜、麦当劳薯条、劣质奶粉、红心鸭蛋、多宝鱼带来的阴影尚未散去,近日权威媒体披露的危害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又在人们心灵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有毒食品“前仆后继”、层出不穷,恰似一部电影的名字《没完没了》。
时至今日,有毒食品不再是个性问题,它几乎涵盖了百姓饮食生活的方方面面:面食类有掺了“吊白块”的面粉、馒头,有害健康的方便面,加有毒添加剂的面条、月饼、面包;米有染色的、变质的,还有陈化粮;肉制品有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含毒的火腿、香肠;禽类产品有病死肉、劣质烧鸡、红心鸭蛋;饮品有劣质奶粉、假红酒;还有调料、食品包装材料有害物质超标等等。笔者提到的只是被中央媒体曝光的“问题食品”的一部分,难免挂一漏万;而被曝光的这一部分仅仅是“问题食品”的冰山一角。
“问题食品”的泛滥成灾,使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得不随之发生改变:到集市买菜,总是不厌其烦地追问“打药了没有”;到了农贸市场,先找个明白人问问,哪家卖的猪肉没有“瘦肉精”;进了饭店吃火锅,就留心锅底汤里是否有致人成瘾的“大烟壳儿”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刚上小学的孩子逛超市,想购买食品时,妈妈想到电视节目《中国质量报告》中披露的情形,不寒而栗,什么也不敢买。孩子不解地问:“照这样下去,我们还能吃什么?”童言无忌,语出惊人,振聋发聩!
著名词作家严肃为打假写的一首歌,经歌手那英演唱红遍大江南北,人们耳熟能详,歌名叫《雾里看花》。专业部门鉴别商品的真假优劣尚且需“借”一双“慧眼”仪器,通过进行取样、化验、分析,经过一系列严密的工序,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而我们一介平民,只能枉自慨叹:拿什么相信你,我的食品?
由此看来,食品安全取信于民,必须管家厂家和商家协调联动,政府部门严控、行政执法机关重罚、司法部门严惩。永保严防、严查、严惩的高压态势,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量。厂家严格自律,严格采购,不让问题食材进厂、入库;严格检验,不让问题食品蒙混过关;严格把关,不让问题食品“带病”出厂。商家更要重诚信、守规矩,要严防死守,不让问题食品乘虚而入;不给问题食品以藏身之所、立足之地;不让问题食品误入市场,危害消费者权益,影响人民大众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