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家振
“七·一”将至,又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加强党员党情、党性教育,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牢固树立党性意识和爱国意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日前,北京市西城区人才、职介中心党委组织存档流动党员参观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举行宣誓仪式。党旗下,党员们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大合唱唱响整个“爨底下”村落。
据了解,西城人才、职介中心党委组织存档流动党员参观“爨底下”古村,不仅是因为“爨底下”村是我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更是因为“爨底下”村是中国人民抗日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爨底下”村有34名烈士为国捐躯、4人致残,参军参战人员众多,百分之八十的农户为烈、军属家庭。参观“爨底下”村历史遗迹,就是要让党员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爨底下”村抗日战争哨所遗址及被日军烧毁的房屋,就是要让党员感悟我国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据悉,西城区人才、职介中心党委有存档流动党员3000多名,分布在北京市的各个区县的各行业,行业分布之广、地域分布之散是不争的事实,组织活动之难可想而知,要想让所有流动党员都能参加同一活动几乎是不可完成之事。面对困难,西城区人才、职介中心党委工作人员并未望而却步,而是积极开动脑筋,从实际出发,采取分期分批的组织形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互联互通网络平台(电话、短信、微信、互联网等)将活动计划及其指导思想传达到每一位党员。
据介绍,通过组织这一参观活动,西城区人才、职介中心党委一是希望不能直接参加此次活动的流动党员通过对活动指导思想的了解,提醒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虽未直接参加活动,仍要按照组织要求,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二是希望亲自参加此次活动的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重新点燃自己入党宣誓时的激情,深刻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正含义,与时俱进,恪守承诺,坚守共产党的领导,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毋庸置疑,此次参观教育活动是“接地气”的。有位党员激动地说:“我入党18年,党组织关系接转过好几个单位,毫不夸张地说,过去几乎没参加过什么组织活动,只有交党费时才想起自己是一名党员,甚感惭愧。这次我的党组织关系刚转入人才、职介中心,就通知我参加这次组织活动,让我有了一种归属感,有了家的感觉。”其他党员也都纷纷表示,此类活动不仅彰显了组织生活对于党员的重要性,更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凝聚了组织的力量,也增强了党员间的学习与交流。
西城区人才、职介中心党委副书记赵亚平接受采访时坦诚地说,此次活动意义重大,特别是重温入党誓词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共产党员来说,入党誓词就是座右铭,是行动指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其为实现自己崇高理想而作出的无悔选择。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对党的誓言,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