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7   星期三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互联网+”诚信是首选项

2015-06-22 09:11:07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核心摘要:日前,国家网信办举办了以“网络诚信伴我行”为主题的首届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并专门召开主题座谈会。正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印发实施一年之际,对网络诚信的呼唤与弘扬,在“互联网+”潮流澎湃的今天,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   本报评论员

 

日前,国家网信办举办了以“网络诚信伴我行”为主题的首届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并专门召开主题座谈会。正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印发实施一年之际,对网络诚信的呼唤与弘扬,在“互联网+”潮流澎湃的今天,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座谈会上,发布了“你遭遇了哪些网络失信”调查报告,揭示了电商购物、搜索导航、互动社交、新闻媒体、生活服务等互联网领域网民经常遇到的失信问题,并对网络诚信建设提出了建议。调查显示,84.0%的网民支持“建立失信网站黑名单制度”,75.3%的网民支持“相关部门定期发布网站失信黑名单”,69.9%的网民支持“对发生较重失信行为的网站,依法实施惩戒”。

这些调查内容和数据,一方面说明网络空间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依然较为严重,是很多网民的“槽点”所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以法治方式治理失信、建设诚信,是广大网民乃至社会公众的共识与期待所在。

人无信不立。进入网络时代,诚信的重要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日益凸显。“互联网+”作为一种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优化、集成和创新作用的新经济形态、新生活方式,必须以诚信为其基本法则,或者说首选项。比如“互联网+零售”要走得远,就必须拒绝假货和欺骗;“互联网+社交”要保持人气,平台用户的发言和分享必须合法、真实、诚实,拒绝造谣、信谣、传谣。总之,没有诚信就没有“互联网+”,就没有充满活力而有序的网络生活。近年来网络诚信建设不断提速。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顶层设计,到网络信息保护、关于信息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再到网络诚信主题的宣传和引导,折射出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下,依靠法治手段、法治方式来建设网络诚信,日益成为主流趋势。

互联网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命运共同体,网络诚信建设,既需要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刚性执行,需要建设和完善信用体系,也需要社会每个成员从自身做起,凝聚全社会的合力。网络诚信,人人有责益,每个人都尽一份力,共同营造文明诚信的网络空间,那么信息技术的创造活力就会极大释放,以诚信为帆的“互联网+”将会带来更多惊喜与精彩。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