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萌
对于青少年学生所佩戴的近视镜,在本报的调查中发现,可谓是乱象丛生,验光简陋随意,镜片品质参差不齐,镜片技术落后,各个店面都在打价格战,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那质量何谈保障?对于本该严谨,本该整体防控的青少年近视,配一副眼镜了事,几乎没有后续服务,这种可怕的乱象,只能导致学生配镜了近视还在不断的疯长。
在今年的6.6爱眼日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原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中华眼科学会防盲组主任委员会、全国近视眼防治工作专家指导组专家郑远远教授,就如何科学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探讨,郑教授称,其是学生近视镜,急需要设立新的标准,需要从验光、技术、服务等等几个方面入手,严格起来,完善起来,有必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视光学科研力量,为青少年设计专用的近视控制镜。
郑教授认为,一副合格的学生近视镜,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标准,第一,科学验光,这是一副合格眼镜的前提条件;第二,必须能控制眼轴 ,才能更好的杜绝近视;第三,手机电脑的蓝光危害必须杜绝;第四,整体防控不能丢。
第一,科学验光
青少年配镜,科学验光是关键,除了一般医院采用的医学验光,就是国际通用的美式21项检测,涵盖了立体视觉、双眼视觉平衡、对比敏感度、双眼融合功能等多项严格的检测科目,美式21项验光检测,可以说是目前相对比较科学合理的验光方式,也是在国际上已经通用的青少年硬性验光标准。
第二,必须能控制眼轴
近视形成的原因正是由于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加倍调节,日渐痉挛进而引起眼轴拉长导致的。眼轴是指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一条中轴线,正常人的眼轴线长24mm。近视眼的眼轴都比这个要长不少,眼轴每拉长1mm,则近视加深300度,所以要控制眼睛度数的增长,阻止眼轴拉长是关键。国家职教委视光专家朱守群教授也十分认同这种观点,只有真正能控制眼轴的方法才是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正确方法。
第三,手机电脑蓝光危害必须杜绝
笔者了解到,在我国,32.48%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荧光屏前花费1至3个小时,在小学生和中学生中平均每周注视荧光屏时间5小时以内的只有10%,时间超过12小时的占到了55%,过分依赖电子产品,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孩子近视率大大增高。
手机、平板、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已经成为青少年视力的头号杀手,这些设备带来的蓝光危害非常巨大,能加重视疲劳,引起视网膜黄斑病变,加快近视发展,所以控制孩子看手机玩电脑的时间是第一步,孩子所佩戴的近视镜必须有蓝光防护的效果。
第四,整体防控不能丢
近视不只是简单的需要配一副眼镜的生理现象,而是复杂的眼视光学问题,甚至是生活习惯问题,每个近视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是缺乏必要的营养,还是读写习惯、坐姿不好,还是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还是户外活动时间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近视的发展,所以对于近视防控,佩戴一副合适的眼镜是关键,但整体的防控不能丢,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孩子视力发展情况,制定适合个人的整体视力防控方案。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要让孩子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不再覆盖上厚厚的镜片,需要更多人的努力,但最关键的还是家长,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必须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保护眼睛,懂得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近视防控方案,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副科学合格的近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