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强) 作为4月新晋的全球最大原油买家,中国不仅将结束没有原油期货市场的时代,而且还瞄准国际市场,意图打造亚太地区原油定价基准。未来,中国原油期货及其他具有国际化属性的大宗商品,有望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真正实现国际化,包括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及一些其他的分支机构。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官员陆丰日前在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称,该中心将于年底在上海自贸区启动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市场人士猜测,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倒逼中国加快原油期货上市进程。目前,亚太地区多国纷纷推出原油期货,但缺乏权威的原油贸易定价基准,亚太地区原油期货与现货发展相当不匹配。
中国正寻求在国际原材料市场获得更大定价权,原油正是其中的一个努力方向。为此,中国正寻求将本土市场更广大的国际投资群体开放,借此向原材料市场施加价格方面的影响力。中国原油期货目标直指亚洲油价基准。
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宋安平也在论坛上称,将以原油期货的上市为突破口,打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者和境外经纪机构参与境内市场交易的通道。可根据沿线国家的资源特征和生产、消费特征,探索在境外设置保税交割仓库。
中国原油期货将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引,向沿线国家开放。宋安平表示,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和上期所上市品种有很高的契合度,上期所将加大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开放力度,服务好“一带一路”战略。上期所可能向新丝绸之路国家开放。可能先让原油交易打头、然后再扩展至金属交易,以逐步形成一个区域交易平台。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董事长杨迈军在同一个场合表示,已在积极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期货品种的研究和上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