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7   星期日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监管缺位致山寨食品“上山下乡”

2015-04-20 18:02:04    作者:付根博
核心摘要:“雲碧”饮料、“大白鹤”奶糖、红富士箱子装的国光苹果……这些看似大品牌的礼品大多是山寨货,经常“上山下乡”出现在农村集市和村里小卖部。

□   付根博

碧”饮料、“大白鹤”奶糖、红富士箱子装的国光苹果……这些看似大品牌的礼品大多是山寨货,经常“上山下乡”出现在农村集市和村里小卖部。

事实上,“山寨商品傍名牌,过期一年照样卖”,这在农村市场早就是一种普遍存在。

农村之所以会成为假货集中地,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消费者辨别能力差、消费水平低、维权意识不强,加上自身的经济条件所限,大部分人对价格非常敏感,通常会选择最便宜的物品,购买时没有意识检查商标、厂家等信息,甚至保质期都不看,这就在客观上给假冒伪劣商品以可乘之机。

但从根本上说,农村市场假冒伪劣的泛滥,山寨食品“上山下乡”,还在于那里是监管的“真空地带”和“不毛之地”。换句话说,不是因为农村消费者都是“傻子”,而是监管部门在穷乡僻壤常年“玩失踪”。

虽然几乎在每年各地都要搞一些集中整治,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这种运动式的打假行为收效甚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当农村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山寨食品的倾销地,巨大的中间利润必然发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让农村消费者除假货之外几乎没有真货可买,逃无可逃,防不胜防。

无论从对公众安全负责的角度,还是对广大农村市场负责的角度,对于已极为严重的山寨食品“上山下乡”现象,监管部门不能再无动于衷。

遏制山寨食品“上山下乡”,捍卫农民“舌尖上的安全”,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管,形成社会合力。越是薄弱的地方越要有严厉的监管,一些地方把工商、食药监、质检部门综合在一起,成立市场监管局加强执法,就是一个重要手段。

在此基础上,还是要亟须多部门联动,既要有突击性的专项整治,更要建立监管的长效机制,创新打假手段,像管理城市一样地管理农村,把“上山下乡”彻底堵死。

当然,也要通过广泛宣传和有力监督,缩小城乡消费维权差距,鼓励农民参与到打击“山寨食品”的行动中,提升农村食品消费质量。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