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长领) 说起化妆品,爱美的女士都喜欢买国外的品牌。“其实国内外产品差别并不是太大,国外的化妆品在生产和配方方面确实具有领先性,但是价格太昂贵了。”花印营销总经理姚向东认为,“我们完全可以让中国的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买到质量国际一流的化妆品。”
化妆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际品牌,还有一类是国产品牌,他们都在中国这个市场来销售。所谓的国际品牌就是把国外的品牌和价格拿过来,在中国开厂,做高端市场;国内品牌是找低端的ODEM市场生产,做中低端市场。
姚向东说,印花走了一条反其道而行的路:通过中国良好的渠道服务,让中国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国外研发的优质产品。
花印的营销渠道比较多元化,线上、线下均有覆盖。花印的产品已经进驻覆盖全国的百货、屈臣氏、各大药房连锁多达2600家网点,会员数达200万人。天猫、京东、聚美优品、乐蜂等B2C电商平台旗舰店也于2013年上半年成立,首个线下会员体验店与2013年在北京新街坊开设,而第二家分店也在近期与北京西直门凯德茂店开张。2015年,花印还将在北京、长沙、上海、广州等地的Shopping Mall开设100家品牌直营店。
前不久,市场上对于花印品牌的“血统”问题产生了很多质疑和争论,随后花印方面作了声明:“花印是中国品牌,原装进口”。 2008年,花印在日本以“花印”品牌注册。2009年10月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市,中、日两国同步销售。同时也在实现全球营销,比如法国、美国等。但作为后起的“花印”为寻求极致的产品质量,选择了海外生产,原装引进为消费者提供心仪的产品。
; font-� /:0 H�ymso-font-kerning:1.0000pt; " >电商也盯上大牌在悲伤的代购们伤口上撒盐的不只是纷纷调价的大牌们,还有国内的电商大佬们,比如马云、刘强东、沈亚、陈欧。
被称为“中国第一买手”的马云前不久游历欧洲众国,包括爱尔兰、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据说是为剁手族们准备好货去的。当然最吸引人的承诺是“未来天猫买大牌有望和欧洲同价”,尤其是加上最近中国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政策税收支持,马云的这一步棋看起来还挺美妙的。
刘强东则在3月24日亲自带队去了韩国,逛了两天东大门。刘强东说,随着中国与韩国通关及物流的打通,韩国商品配送到中国市场的物流费用将大幅降低,这使得京东有机会复制成千上万个东大门市场。两天后,京东“韩国馆”正式上线,产品涵盖手机通讯、IT数码、服装饰品、化妆品、母婴用品、食品等多个品类。
面对海外代购的大蛋糕,心动的当然不止马云、刘强东。在京东之前,3月25日,唯品会就宣布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简称KOTRA)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签约后,中国消费者可通过唯品会“全球特卖”平台购买到KOTRA旗下350多万家韩国会员企业的商品。而“极速免税店”已经成为聚美优品的王牌,为聚美带来了极高的流量和丰厚的利润——这一业务在聚美的增长达到35%-40%。
普通代购现还有空间
Lina经营一家小店已有4年,主打韩货牌,平时一两个月得去一次韩国采购,“就拿童装为例,商场太贵,普通的衣服又不够时尚,韩装介于两者之间,性价比高,很多年轻妈妈喜欢,有些衣服要补好几轮货呢。”
在周婷看来,代购迟早会消亡,但如今并非没有空间。“大众生活品、日用品在短期内市场需求还旺,日韩货是主流。”她说。电饭煲、药品、护肤品、当地品牌服装,近来也被敏锐的代购们盯上了。不过日用品规模非常大,对民生的影响也很深,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只马桶盖”击败了奢侈品。“未来国家肯定也会关注到这一领域,对代购们来说,这也是如今仅有的春天了。”周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