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花聚坤) 过去一年,我国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显著增强。数据显示,2014年责任保险保费收入253.3亿元,提供风险保障66.5万亿元,财政部、中国保监会、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出台文件,促进会计师职业、环境污染、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责任保险发展。责任保险还应做哪些改进?今年会有哪些进展?近日,保险行业的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就此展开探讨。
“目前的问题是政府担负的责任太多,比如发生大型交通事故、火灾等事故时,老百姓想到的首先是找政府。”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表示,责任保险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减少公共事故发生的概率或挽回损失,但目前我国的责任保险体系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当社会公共事故和风险发生以后,应该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化解风险。”孙洁委员说,这也是出于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由“大政府”往“小政府”转变的考虑,很多社会管理的功能和职责完全可以交由第三方的市场主体去解决、去完成。
完善责任保险的紧迫性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的认同。他认为,相关部门推行的力度可再大一点、步子可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