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   星期三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国内奢侈品消费热捧快时尚品牌

2015-03-06 22:03:53    作者:朱长领
核心摘要:2014年,服装业寒潮未退,各大快时尚品牌却仍在逆势扩张。记者在进行门店盘点时发现,几乎每一家新开业的快时尚门店,背后都伴随着一家购物中心的开业。显然,快时尚品牌的快速扩张并不是无来由的,而是目前整个中国商业地产市场过热的产物。

□   本报记者   朱长领

 

2014年,服装业寒潮未退,各大快时尚品牌却仍在逆势扩张。记者在进行门店盘点时发现,几乎每一家新开业的快时尚门店,背后都伴随着一家购物中心的开业。显然,快时尚品牌的快速扩张并不是无来由的,而是目前整个中国商业地产市场过热的产物。

渠道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只要稍作观察便不难发现,在过去两年中,快时尚品牌在新一线城市的新增门店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北上广深。

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曾在《演变中的中国零售业格局》报告中用“下沉式”来描述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同样的,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也跟商业地产扩张策略的改变息息相关。伴随着一线城市核心零售商圈的逐渐饱和,经济开始朝着内地发展,像万达、银泰、万象城背后的开发商在2009年之后都将重心转到二线城市开始新一轮扩张,它们为快时尚品牌创造了更多的零售空间的选择。

据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统计,过去三年二线城市的平均新增零售面积每年有270万平方米,在2013年至2016年之间预期将达到每年新增500万平方米。而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2011年至2012年的年平均新增供应量仅为2009年至2010年的一半左右,而且大部分都在城市周边。这使得依商业综合体而居的快时尚品牌,也自然而然地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O2O开启全渠道营销模式

除了在线下继续跑马圈地,2014年,各大快时尚品牌也纷纷开始抢占线上市场,发力O2O,建立全渠道营销模式。

2014年,ZaraC&A在天猫上线,GAP把网店开进了京东,而优衣库官网则首推虚拟试衣功能。而此前,H&M等品牌或入驻其他购物网站,或坚持主打自有官网购物。相比沦为电商“试衣间”的担心,快时尚品牌更希望找到线上线下盈利的平衡点。

面对高企的成本,进入网络的快时尚品牌不用费力建设实体店覆盖中国市场,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市场,既省去了选址开店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不用担心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对快时尚品牌更有吸引力的,是网络平台产生的大数据,将成为真实有效的市场参考。

产品质量是发展软肋

快时尚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快”,但其代价却是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ZARAH&M等商品频频上质检黑榜,也使部分消费者对其失去信心。

根据相关报道,去年上半年全国检验检疫部门共查获进口服装不合格案例12305个,不合格批次最多的5个品牌中有4个为“快时尚”品牌,分别为:FOREVER21ZARAH&MMANGO,不合格达107例。去年,中消协公布的70款快时尚服装比较试验结果,合格率仅64%,这样的曝光不胜枚举。

据业内人士介绍,“快时尚”产品核心竞争力在于时尚性和更新速度,上游的质量控制就会稍逊一些。长远来看,为了追求快速而牺牲产品质量的做法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危险的。快时尚品牌还是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掌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平衡点,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