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宋毅
日前,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对记者表示,今年两会,他带来6份提案包括“推行平台首问负责制,系统屏蔽假冒伪劣”、“建立行业协同标准,推动物流产业绿色发展”、“鼓励保税区备货模式,推动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鼓励电商下乡,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快推进电子发票报销入账”、“互联网征信体系与个人隐私保护平衡发展”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和行业发展的层面建言献策。
平台首问负责 系统屏蔽假冒伪劣
去年,我国网上零售总额达2.79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9.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突破10%。“网购”在城乡居民的经济生活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和网络购物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假冒伪劣侵权等违法行为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消费权利,损害了产权人和国家利益。
“网络平台集客能力强、辐射面广,缺乏严格前置审核流程的开放平台,使制假贩假的不法经营行为有机可乘、蔓延泛滥。”张近东提案建议:推进网购平台首问负责制,从制度层面促进网购平台企业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防范假冒伪劣,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张近东表示,“平台首问负责制”,应明确电商企业在以下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对于在交易中产生的数据证据,电商企业应完整保存,不得隐瞒、删除系统数据,影响司法取证和消费者维权行为中的数据凭证安全。其次,对商户加强管理,从建立前期的约束机制开始,商品上架、展示和推广过程中杜绝假冒露出,并在侵权事件产生后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第三,电商企业应承担对消费者“先行赔付”责任,以维修、退换以及其他赔付形式补偿消费者损失,并履行追溯、问责平台内商户的职责。
发展农村、跨境电商,激活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我国经济结构科技转型的大背景下,今年两会期间,张近东就推动我国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发展,做出专门提案。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张近东认为,发展农村电商,在开发农村消费潜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嫁接各种服务农村的资源,帮助农产品实现高效流通,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农村电商的发展,正在成为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帮助农产品进城,服务三农的重要支撑。
跨境电商领域,张近东调研后认为,跨境电商年增速超过30%,已经逐渐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正在成长为我国外贸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在上海等地进行的试点已初见成效。
他建议发展跨境电商,要鼓励鼓励国内龙头企业探索跨境电商的保税区备货模式;鼓励国内龙头企业探索全方位跨境物流整合服务;同时在保税区探索建设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平台。
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物流、推广电子发票
今年两会,张近东关于发展绿色物流,以及解决电子发票入账、报销问题的提案,希望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新技术的推广,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推动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共同进步。张近东提议发展“绿色物流”,从政策层面,应建立物流业能耗及排放标准,推动物流企业采用低能耗、低排量运输工具和绿色仓储;从企业层面,倡导行业优势企业搭建服务中小物流企业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大企业物流系统的社会化进程,从而实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生产率的目的。
今年,张近东建议尽快确定电子发票合法性,让电子发票在各地企业能够顺利报销、入账,最终推进电子发票的全国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