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   星期三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汽车市场高定价策略并不明智

2015-02-13 18:14:31    作者:本报评论
核心摘要:

□   本报评论员

 

近半年以来,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在推出全新车型的时候,均出现了一种官方定价普遍偏高的现象。虽然这股风潮已经刮了一段时间,但以目前的情形来看,还没有要完全停下来的迹象。

对每一个厂家的“领导人”来说,全新的车型要如何定价,都是一个极为考智商的试题。价格定低了,不用说厂家的钱赚少了;价格定得太高,同样是不用说,产品有可能销不出去。

此起彼伏的高定价潮背后,一定是有厂家想达到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是高于一切,不论代价多大也要试一下,就算牺牲销量或者利润都在所不辞。表面上看,新车定价偏高,是众多厂家想拉高自身品牌和产品的档次,从而造成“高大上”的市场定位。当然,深层次的目的还是要赚更多的钱。

从目前的情形看,近半年来高定价的新车,总的来说并没有达到厂家的预期效果。比如说,在全国上市发布会上公布了官方定价之后,当新车在终端销售市场正式上市的时候,新车的市场成交价很多都会出现立即下跌或有优惠的景象。

每一个汽车企业的掌门人,都会想方设法提升自己产品的档次,但单是依靠高定价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手法,通常都是以失败告终。最终的结果是在得不偿失之余,还要交出高昂的学费。在这一方面有过深刻教训的就是部分主流自主品牌。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回头看一下,还是要在品牌打造、设计水平、产品质量、营销能力等综合实力上同时夯实基础,才可以将产品的市场定位提升至新的水准。

这几年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呼风唤雨,韩系车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回头看一下,还是要在品牌打造、设计水平、产品质量、营销能力等综合实力上同时夯实基础,才可以将产品的市场定位提升至新的水准。

在每一款新车的“人生轨迹”之中,企业掌门人在上市发布会上公布官方定价的时候,是最为光彩夺目的一刻。如果这时候厂家只是单纯地使用高定价策略,在违背市场规律的同时,甚至有可能会给以后的销售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车价格就算一路下探也可能无人问津,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早早地退出市场。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