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金世龙
近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3.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有关专家表示,制造业PMI指标持续走弱,表明制造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非制造业PMI同比有所上升,且高于荣枯线3.7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在经济运行中正发挥着“稳定器”作用。
经济增长仍呈下行态势
1月份,制造业PMI继续回落,并跌至50的荣枯线以下。这是制造业PMI自2012年10月以来首次跌穿荣枯线。“1月份PMI指数降低到荣枯线以下,且大多数指标有所回落,表明当前经济增长仍处于下行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说。
张立群表示,1月份是衔接上年年度目标与本年目标的一个临界点,且受春节因素影响明显,历年1月份PMI大多呈现下行趋势。如果考虑这一因素,1月份PMI指数变化实际预示的经济下行幅度不大。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也认为,1月份,受元旦春节及季节性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有所减缓。最近6年中,除2012年外,其他年度1月份PMI环比均为回落。
“生产水平下降,是PMI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陈中涛分析说,受节假日因素影响,一些企业提前放假,安排停产检修,导致生产指数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PMI有所回落,但反映市场供需的相关指数总体稳定,中、小型企业PMI还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非制造业保持在扩张区间
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且高于荣枯线3.7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增长仍处于平稳较快的运行区间。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总体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赵庆河分析说。
在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的各单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与上月相比均有所上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其余各单项指数均出现下降,降幅在0.2至2.5个百分点之间。
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尽管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回落,但多数企业心态较积极,对全年经济形势抱有信心,对未来经济走势较乐观。
陈中涛介绍,从调查情况看,多数企业认为改革红利将加快释放,同时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财政政策更有力度,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数企业正以积极的心态分析研判市场形势,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战略,加强内部管理,加快技术创新。
从制造业PMI看,生产、新订单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从业人员指数基本保持平稳。多数企业认为,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经济活动仍会有所波动,但今年迎春度假安排早,企业提前做了休整,3月份以后恢复也有望加快,经济走势将逐渐趋向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