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   星期三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如何让线上消费更安全

2015-01-30 10:33:43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核心摘要:

□   本报评论员

 

新常态下,新兴电商与传统商业互相融合,线上线下彼此竞争,支付手段花样翻新。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的消费便利,却也面临商品信息不对称、售后责任不确定、支付安全不充分等诸多烦恼。新型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不断涌现,如何让线上消费更安全、让消费者的权益更有保障?

电商蓬勃兴起,传统监管手段已经不适应新型消费方式的需要。必须从制度体系、监管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去年,随着聚美、京东、阿里巴巴先后上市,电商市场已经被放在了显微镜之下。一直困扰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假货问题,成为影响消费信心的最重要因素。

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 2014年前三季度,阿里处理侵权链接600万条,配合执法部门办理侵权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多人,涉案金额6亿元。 

防假打假,既要“事后打假”,更要“事前防假”。电商的蓬勃兴起,传统的市场监管理念、监管措施、监管手段已经不适应新型消费方式的需要。必须从制度体系、监管模式方面进行改革,适应现代电商发展需要。比如,对入驻网店设立一定的准入机制,净化电商平台空间,使网购真正让消费者买得方便、用得放心。网上消费,支付安全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去年,我国第三方手机支付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用户数达到了1.25亿,但是市场快速发展,手机支付也正在面临日渐严峻的安全问题。中国互联网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4年,针对移动支付工具的恶意攻击增长了312%,受害者损失超过以往。

消费者用卡习惯、网购习惯也可能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比如,有的消费者不明白信用卡背面识别码数字的含义,随意泄露给外人;有的消费者在手机遗失后,没有及时更改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的密码等,留下安全隐患。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对电商来说,在享受互联网营销便利的同时,要有自律意识,妥善保管好消费者个人资料,防止信息外泄。消费者也需要谨慎对待自己在网络上留下的各种信息和使用痕迹,以减少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机会。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